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腰圍逾32吋糖尿病風險高3倍? 瑜伽減重有效預防9大慢性病

新城健康+預防醫學

肥胖會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例如糖尿病、心臟心血管病。當中擁有「大肚腩」的肥胖人士就更加高危,因為研究指出,中央肥胖的人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沒有中央肥胖的人士高3倍。想成功減磅,可以參加地區康健中心的瑜伽、健身、打拳班,預防9大慢性病。

腰圍反映脂肪積存程度

有研究指出,中央肥胖的男士和女士,患上二型糖尿病風險,分別比其他人高出5.1倍和11.1倍。體重指數(BMI)雖被廣泛用於衡量肥胖程度,但未能有效反映身體的脂肪分佈。中央肥胖俗稱「大肚腩」,即腹部積聚過量脂肪,與整體脂肪過多的致病風險同樣高。研究指出腰圍可反映腹部脂肪積存的程度,從而評估個人的患病風險。

長期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過量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容易積聚內臟脂肪。當內臟脂肪積聚得愈多,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愈高。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女士腰圍逾32吋即屬中央肥胖

對於一般亞洲成年人而言,如果你的腰圍尺寸相等於或超出以下水平,你將被界定為中央肥胖,並較一般人有較高患上慢性病的風險。

性別腰圍 (厘米)腰圍 (吋)
90或以上約36
80或以上約32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量度腰圍的方法

步驟1:將放於腰間的物件(如錢包或手提電話)移走

步驟2:保持自然呼吸,在呼氣時將量尺準確地套於腰部外圍

步驟3:量度位置以最後一條肋骨底部邊緣與髂骨頂部的中間水平線為準

步驟4:避免擠壓腹部組織,以厘米作單位記錄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肥胖易患9大慢性疾病

肥胖會增加患上一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
>> 高血壓 
>> 心臟病
>> 高膽固醇
>> 糖尿病 
>> 腦血管病 
>> 膽囊病
>> 骨關節炎
>> 睡眠窒息症
>> 部分癌症(乳癌、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子宮內膜癌 )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減重控制血糖

要解決中央肥胖問題,減重是有效的方法。恆常運動及改善飲食習慣均十分重要。

1. 避免糖分

進食大量含糖食物,會令體重上升,大量果糖會令脂肪囤積在腹部及肝臟。因此應盡量減低飲食中的糖分,並考慮完全無糖飲品。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2. 減少進食碳水化合物

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有效減少脂肪。低碳飲食亦可快速去水腫,特別有助減退腹部脂肪,以及積累在器官和肝臟附近的脂肪。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3. 進食高纖食物

攝取充足的纖維有助減肥,每日進食10克可溶性纖維,腹部脂肪可減少3.7%。可透過進食大量蔬菜和水果攝取纖維。另外亦可透過進食穀物,例如燕麥,增加纖維攝取量。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4. 定期運動

減肚腩不能只針對進行單一部位的運動。要減大肚腩,應選擇重量訓練和帶氧運動等,有助燃燒全身脂肪。帶氧運動,包括跑步和游泳。

運動可減低炎症、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其他由過多腹部脂肪造成的代謝問題。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地區康健中心提供運動課程

現時香港各區的地區康健中心,都定期舉辦不同的運動課程,幫助市民減重。

地區康健中心的核心團隊由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營養師、藥劑師及社工等組成。除地區康健中心外,於區內組成的地區康健中心網絡,提供的服務包括西醫、中醫、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學服務、視光學評估、足病診療及言語治療。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4大服務範疇

健康推廣

>> 健康飲食
>> 運動課程
>> 體重管理
>> 防跌課程/訓練
>> 戒煙輔導
>> 戒酒
>> 睡眠衞生
>> 心理健康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健康評估

>> 健康風險評估
>> 糖尿病/高血壓的篩查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慢性疾病管理

>> 糖尿病
>> 高血壓
>> 肌肉骨骼問題(腰背痛或退化性膝關節痛症)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

社區復康服務

>> 髖骨折
>> 急性心肌梗塞後期
>> 中風

治未病-基層醫療-慢性病-中央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