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和醫院的眼科專科醫生鄭智安醫生指出,其實眼皮跟其他身體皮膚組織一樣,同樣會生腫瘤,以及同樣有患上癌症的風險,日常較為常見的眼瘡亦是眼皮腫瘤的一種。眼皮腫瘤同樣有分為良性與惡性,不同性質的腫瘤有不同的治療方法,等鄭醫生詳細解說一下。
尿路結石是由腎石所引起,由於尿液含有結晶,當排出身體時,結石卡在輸尿管並造成阻塞,令病人引起發炎、尿出血以及突發疼痛等病徵。養和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姚銘廣醫生表示如腎石的體積較細的話,醫生大多會處方止痛藥,讓病人將結石自動排出。
黃斑前膜為不正常細胞依附於黃斑前的一層薄膜,令患者視力模糊、看物件時會有變形及捲曲的情況出現。而黃斑裂孔則為黃斑區穿了一個洞,但會突然間便中央的位置變暗、模糊、變形等,會於一夜之間發生。養和醫院的眼科專科醫生郭坤豪醫生今次會介紹黃斑前膜與黃斑裂孔的徵狀與治療方法。
換上人工晶體 是治療白內障的方法,白內障以往是年長人士才會患上的眼睛疾病,原來亦有年輕個案,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醫生指出,年輕患上白內障或與先天問題有關。現時人工晶體 技術發展成熟,有不同焦距可供病人選擇。但接受程度,以及適應期則因應不同情況而定。
飛蚊症有可能是視網膜脫落的先兆,若不正視可致盲!近日在港舉行的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其中香港桌球「一哥」傅家俊,原來幾年前曾因患上飛蚊症,左眼更曾一度經歷逾200黑點的情況,經醫生檢查及診斷後,確定左眼的視網膜退化,接受激光手術,情況有所改善。究竟飛蚊症有何症狀?那些屬高危人士?
眼瞼下垂 分為先天及後天兩種,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謝道欣指出,先天眼瞼下垂沒有預防方法,但如果是後天的話,於日常生活之中,應減少捽眼,而配戴隱形眼鏡人士,因經常要拉開眼皮,亦較容易患上眼瞼下垂。謝醫生會詳細講解治療方法。
有近視才開始護眼已經太遲!不止成年人,學童在疫下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大增,令學童近視加深,變「四眼仔」、「四眼妹」!更重要的是,近視會傷害角膜,視網膜也會被越拉越薄、甚至造成眼壓過高,增加患上眼疾的風險。
學童近視有爆發式增長!有大學研究指出,疫情下因停課、防疫措施等因素,學童近視率比疫情前三年上升逾10%。不過家長毋須過份擔心,平時只要教導孩子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以避免患上近視,而市面上亦有多個方案有效控制近視問題,同樣有助守護學童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