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假期將至,加上各國逐步解封,壓抑已久的「旅行精」已經計劃、甚至預訂好航班和酒店。但大家有沒有為久違的出境旅行做好健康準備?家庭醫學專科陳素懷醫生特別提醒,除了一些旅行出門必備平安藥,長途旅行貼士也需要注意健康準備,否則在旅行途中病倒就掃興了。
都市人通病運動量不足,衍生各種肌肉痠痛或痛症,以致不少人都有使用止痛藥貼。然而,這些止痛藥膏或藥貼等外用止痛藥十分容易購買,有人誤以為這些止痛藥膏或藥貼「不是藥物」、「沒有副作用」,不正確使用反而導致產生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在近期人氣日劇《First Love初戀》中,飾演並木晴道的佐藤健,原本是位自衛隊的飛行員,但因為「疝氣」而腰痛、背痛。此「病」一出,更惹來台灣醫學界的「關注」,有醫師指出應該是翻譯原因,有關人士把「椎間盤突出」誤翻成「疝氣」。原來長期腰痛、頸痛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箇中的痛楚更是令人痛不欲生,究竟其成因如何?有何治療方法?
腰椎管狹窄症 患者大多以50歲以上居多,據養和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高天祐 指出,隨着年紀,腰椎慢慢退化,令到神經線空間越來越細,影響下肢活動。如及早發現不但可以治療,並可以預防。但不及早發現,有機會令神經壞死,影響下肢活動情況。
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及五分之一的男性在50歲之後遭遇一次骨折,而骨質疏鬆症通常在發生骨折之後才被發現。骨質疏鬆症已被認定是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二大因素,另有研究指,感染新冠病毒可致嚴重骨質流失,增加康復者患上骨質疏鬆或骨折風險;長新冠症狀可能不止於引起腦霧、氣虛、疲倦,甚至會引起嚴重骨質流失,引發骨質疏鬆症。
脊椎關節病變 是一種風濕病,即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指病人免疫系統太強,錯誤攻擊自己身體的關節,甚至其他器官,病人或因遲緩治療而導致關節出鈣化。所以今日邀請到養和醫院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黃佩茵,詳細講解病因、病徵以及治療方法。
養和醫院足病診療師陳家倫指出,足診療課程包括﹕藥理、病理、內科及基本足部外科、皮膚,解剖學、微生物學,以最主要是透過觀察病人步姿,了解有沒有結構上、步態上出現的問題,並找出該問題與腳或下肢疾病的關連之處。
以為鈣質隨年齡流失,骨頭逐漸變得薄、疏、容易折斷,老人才會面對骨質疏鬆問題。骨科專科醫生鍾礎逸醫生話大家知,雖然年紀增長,骨質會較易流失,然而長期食煙、酗酒人士、有服用類固醇習慣的病患者也是高危一族;而且並非女人專利,男士也會因歲月流逝,骨質變得稀疏薄弱而患骨質疏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