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5個 炒菜 不良習慣 增加 致癌 風險


疫情期間,早前曾經禁堂食,加上不少人都會覺得在外進食不衛生,留家抗疫,最好就是自己在家做飯,而且可以挑戰食材,以及控制調味料的份量,相對會比外出進食更健康,不過原來在家煮食炒菜時,不良的 炒菜 習慣,反而會增加 致癌 風險!

Woman cooking at the kitchen Free Photo


1.油冒煙了才下菜


有些人習慣等油冒煙了才下菜,以為可以更快煮熟食物,其實當油冒煙時,油的溫度非常高,可達到200℃以上,高溫油令食物中的脂溶性維生素受到破壞,必需脂肪酸也受到氧化破壞,從而降低了油的營養價值。而且會產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危害我們的肺部健康,長期會引起慢性氣道炎症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癌等。


建議將鍋加熱15至30秒,就可以將食用油和食材一併倒入鍋內煮,而油溫應控制在140℃至160℃左右。

Frying ribs meat inside black pan in the kitchen Free Photo


2. 用錯油煮食


有些人會用豬油去炒菜,因為會比較香,但其實豬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建議少用動物性油,選用植物油更好,又或者物理壓榨方法生產的油會更健康。


另外,都要注意不同油的冒煙點,初榨橄欖油、椰子油和牛油的冒煙點較低,約165-190°C,只適用於較低溫的煮食方法。而芥花籽油的冒煙點為205°C,粟米油和花生油則為230°C。食油過度加熱或產生致癌物質,危害健康。

Pouring olive oil into spoon on green park garden background Premium Photo


3. 炒菜時不開抽油煙機


炒菜時會產生大量油煙,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高溫油炸產生的油煙,列為可致癌物質。高溫油煙含有大量的致癌微粒,如苯並芘、雜環胺等,還會附著在菜和抽油煙機上,長期吸入會使呼吸系統傷害,或會導致慢性支氣管炎。抽油煙機能幫助油煙排出,而且即使在炒完菜後,都不要馬上就關上抽油煙機,把油煙徹底抽走,並且要定期清洗。

Young man cooking fresh food at home and opening lid of steaming pot. Free Photo


5. 鹽放太多


鈉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血壓,而且容易刺激胃壁而受損,最終可能引發癌症。不過除了鹽外,其實日常使用的調味料,如味精和茄汁,都是高鈉的,而世衞建議一般成年人每日的鈉攝取量應少於2000毫克,即少於約一平茶匙食鹽。建議多使用天然的調味料,例如蒜頭、葱、洋葱、薑等。

Male chef adding salt into food in kitchen in uniform and apron Free Photo


最後1點. 不洗鍋


煮一道菜後,鍋看似乾淨,又可以省油,於是炒完菜不洗鍋就接著用,是大錯特錯!因為鍋的內壁會殘留食材或食用油,在長時間的高溫煮食下會不斷分解氧化,而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更會刺激眼睛和皮膚。加上殘餘的食材容易燒焦,存在致癌隱患。

Cook making dinner in the kitchen of high-end restaurant. Premium Photo
Tag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