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種主觀的感受,難以定義,但偏偏很多香港人受失眠困擾,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身心健康。一項全球睡眠習慣調查發現,比較香港、內地及台灣人,香港人最遲入睡也是最遲起床,然而睡眠質素排名最低。有失眠問題的人要注意,你的失眠背後暗藏什麼原因呢?
失眠、睡不好不止是上班族才有的困擾。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自2019年中至2022年針對3000多名15至24歲年輕人的研究,發現23.5%有失眠症狀,有16.3%每周至少發一次噩夢。
在睡眠不足時心情特別差,容易發脾氣及影響日常與工作表現。有調查發現,睡眠充足的人開心指數會更高,相反睡眠不足的人,患抑鬱症的機會是睡眠充足者的兩倍。
失眠有定義?
不同的學者及文獻對失眠有不同界定,根據常見的失眠症狀,大致上可分為四種類型:
1)難以入睡型
患者上床後很難入睡,並需要用上30分鐘以上才能入睡。患者通常會焦慮緊張、胡思亂想、坐立不安,以焦慮症的患者最常見。
2)不能持續沉睡型
患者時睡時醒,無法進入沉睡階段。
3)睡醒後自覺不能恢復疲勞型
患者在起床後自覺不能恢復疲勞,就像沒有睡過似的。
4)過早覺醒型
半夜或凌晨醒來,輾轉反側,難以成眠,臨床上以內因性「抑鬱症」患者最常見。醒來的時間通常比平常的時間早上一至兩小時以上;早醒的頻率為每星期三晚或以上。在日間,患者會感到渴睡、易怒、情緒低落及焦慮。
原發性失眠後果深遠
導致失眠的原因多元且複雜,可能有心理壓力、慢性疼痛、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心臟衰竭、胃灼熱等;其中影響最深的是「原發性失眠」即指超過一個月的慢性失眠,影響到日間的精神與功能。
原發性失眠容易導致抑鬱症、過量濫用藥物或酒精、認知功能變差、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會造成高血壓、血糖及免疫調控失常、腦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甚至性欲降低、男性陽痿及猝死風險。
失眠與精神疾病的關係
據統計,約3至4成患者的失眠症狀是因為精神疾病所導致,常見的包括抑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失眠是精神疾病患者最普遍的次發症狀,且失眠程度往往和精神病理嚴重程度相關,例如,抑鬱症常見的睡眠形態是日間多眠、睡眠容易中斷或清晨易醒。此外,失眠所造成的白天功能影響,也會強化原本的焦慮症狀,形成惡性循環。
根據台灣的臨床研究顯示,接近2/3的失眠求診病患,同時罹患有精神疾病。高比例的共病現象顯示,有可能在同一個案身上出現多重類型的失眠診斷,需要不同面向的評估與治療,即經由專業醫師進行鑑別診斷並規劃、提供適當的治療,才能真正解決失眠症。
香港人不快樂,飽受情緒問題困擾,也許不止從失眠問題看得出。市場調查公司Votee發現香港過去一年的快樂指數,一直落後於鄰近地區,以10分為滿分,本港整體快樂指數平均僅5.6分,排亞太地區榜末。
Votee的調查由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進行,從香港收集17975個樣本,期間在去年11月接近完全放寬的社交距離措施時,錄得最高的6.12分;最低分為同年10月錄得的5.33分。香港在前年11月至去年4月的分數一直低迷,徘徊於平均5.38分,直到去年5月開始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快樂指數方有上升趨勢。
不過與其他亞太地區相比,香港人的快樂指數仍然差一截。泰國以高達7.62分排亞太地區榜首,排第二的菲律賓有7.59分,第三為有7.45分的印尼,以至僅高香港一名、排第六的台灣也有6.17分;香港最高的6.12分仍然不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