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運動科學|迎接2023元旦日出3大好去處介紹、安全行山貼士

運動科學-行山-日出

2023年就快嚟喇!不少人選擇登峰迎接元旦的來臨,又或者趁一連幾天的假期到郊外走走。以下精選港九新界每處一個欣賞日出及行山的好去處,當中更有不少打卡熱點,如香港最古老的燈塔、遼闊大草原等。事前做好熱身運動、帶齊裝備等,到郊外呼吸清新空氣,鍛鍊一下體能,新一年誰也想各方面更上一層樓,Let’s go!

運動科學-行山-日出

港島篇:鶴咀

疫情期間,香港不少景點成為大家「偽出國旅遊」的目標,坊間有不少介紹本地玩樂的好書,如以探索18區遊港勝地為主的《攝遊香港》(經緯文化出版)。位於香港最東南端的海角——鶴咀(英語:Cape D’Aguilar),可說是其中一個迎接2023年元旦日出的好去處。

鶴咀的命名取自曾任駐港英軍總司令和香港第一任副總督的德己立爵士(Sir George Charles D’Aguilar)。該處交通頗不便,但勝在可盡覽整個海灣的美景,難怪被冠上「秘境」、「天涯海角」、「隱世天堂」等美譽。基本上該處只屬一大段平路,並不難行,所以相當適合一家大小日間探秘。走訪景點期間要留意,鶴咀電台為禁區,不能直接在車路通過,要繞旁邊的草地前進。

交通方法:

1.於筲箕灣乘坐的士在鶴咀電台下車。
2.筲箕灣巴士總站乘搭9號巴士到鶴咀道站下車。

運動科學-行山-日出

抗疫肥易致足底筋膜炎脊醫:扁平足人士行山要注意

必遊景點介紹:最悠久的燈塔

鶴咀有不少必遊景點,其中一個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燈塔——鶴咀燈塔。該燈塔於1875年4月16日啟用,是一座由花崗石築砌的圓筒形建築,高9.7米,燈塔底座和拱形入口均由粗琢石塊砌成,入口的鐵門上方飾有幾何圖案,別具特色。

根據香港古蹟辦事處資料記載,鶴咀燈塔的英文名稱為「德己立角燈塔」,以紀念1843至1848年間香港第一任副總督和駐港英軍總司令的德己立少將。1893年,橫瀾燈塔落成啟用,鶴咀燈塔從此失去其原有的功能,至1896年停止運作。1905年,鶴咀燈塔上已停用的一級號燈及其附屬設備遷往青洲,以取代青洲燈塔的的四級號燈。及至1975年,鶴咀燈塔改為自動化操作,燈塔的燈光再次亮起。2005年被列為古蹟。

運動科學-行山-日出

抗疫常行山致膝蓋痛症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助組織修復

九龍篇:飛鵝山

想盡覽九龍全景,飛鵝山是一個好地方。它是九龍群山中最高的一座山,高海拔603米。該處日出與夕陽景色千變萬化,有時泛着金光、有時帶點紅霞,教人看得如痴如醉。亦要多加留意,南脊有多不勝數的懸崖峭壁,鸚鵡咀石同自殺崖都是著名的險峰聖地,屬五星級難度,艱險難走,是致命及嚴重意外的高危地點之一。

交通方法:

1.自駕遊:沿清水灣道左轉入飛鵝山道,駕駛約4公里即達,要留意全程屬單程路,落山時需經扎山道前往彩雲村。
2.公共交通:港鐵彩虹站搭乘的士,沿新清水灣道及飛鵝山道,直達飛鵝山觀景台,車程約20分鐘。

運動科學-行山-日出

必遊景點介紹:大老山氣象站

大老山氣象站位處高地,不少人專程來影靚相。根據香港天文台資料指出,它是天文台其中一部天氣雷達,是香港首台雙偏振S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圓球內的天線平日24小時不停轉動,不宜進內參觀,如想窺探內面的儀器,不妨瀏覽一下香港天文台網站相關資料。

運動科學-行山-日出

新界篇:昂平

位於馬鞍山與西貢之間的昂平高原,既有遼闊的大草原、無敵的大海景,最啱看日出日落,亦是零難度的BB級行山路線呢!背山面海的昂平高原,擁有遼闊的大草原,可遠眺西貢海域景觀。

交通方法:

港鐵馬鞍山站乘坐NR84線小巴,直達馬鞍山村所在的郊遊徑入口,但班次稀疏,建議乘坐計程車至馬鞍山村。

運動科學-行山-日出

必遊景點介紹:鞍山探索館

由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活化的鞍山探索館,是香港首間集「礦場/礦工故事」、「自然體驗」與「信義會服務」於一身的活動中心。其實該探索館前身是座小教堂,古色古香,曾吸引不少電影在此取景。出發前,最好先瀏覽其facebook專頁「鞍山探索館」,了解開放時間。

運動科學-行山-日出

專家給你的行山建議

郊遊行山等活動,時刻要注意安全。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高科院)工商及酒店旅遊管理學院運動及康樂學系 二級講師兼運動及康樂管理(榮譽)社會科學學士導師馮善明曾多次在大型行山活動擔任救傷員,處理過不少扭傷足踝個案。要預防扭傷和應對突發意外,她者有以下建議和經驗分享。

1.行山前應妥善計劃行程,盡量避免獨行,以免受傷時缺乏照應。建議行山人士準備適量的急救用品,如一次性冷敷包、自黏彈性繃帶等。

2.若不幸在山上意外扭傷,傷者應即時檢視傷勢,在情況許可下自行下山或前往安全位置休息,避免在山上停留。

3.若不幸受傷,可根據「POLICE」原則,即是Protection(保護)、Optimal Loading(適當負重)、 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的方法處理患處。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已提倡以適當負重代替傳統的靜態休息(Rest)應對傷患,因為適當負重更有效促進血液偱環 ,加速肌肉痊癒速度及減少痛楚。

運動科學-行山-日出
馮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