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能從畫作中了解兒童心理嗎? 藝術治療 未必是精神分析|兒童發展及心理顧問梁志聰

最近城中熱議有關5歲兒童被虐案,當中的確可以從不同方向去討論。例如可從史丹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去解施虐者的心理,或從波波玩偶實驗(Bobo doll experiment)去論犯案者暴力行為的成因,甚至從法律層面去討論保護兒童的需要。眾多面向都極具討論價值,不過,正如我較早前分享的三個故事,人的行為往往是對環境的回應,正如案中的小女孩對食物需求特別大,已是有跡可尋的行為。眾多表象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畫作。視覺往往為人帶來最大刺激,今次會用 藝術治療 的角度去討論這件事件。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 的誤解

很多人都說看到該女童的畫作感到很血腥,嘗試從畫作去詮釋女孩的遭遇。有不少人對 藝術治療 有典型的誤解,以為 藝術治療 主要是透過畫作去做精神分析、去解讀潛意識或心理狀態。雖然圖像確是代表個體的潛意識語言,但是這種做法有很多條件限制。筆者所用的 藝術治療 雖然亦有詮釋演譯的作用,但主要是透過藝術創作過程去治療。不過,這過程必須透過參與才能領會的,這次先從心理分析角度去探討案中女童的畫作。

從畫作去作心理分析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其中一個是要小心促發效應(Priming effect),舉例說當剛看完暴力電影後的一段短時間,會容易對別人的行為判斷為具冒犯性或侵略性。就像將圖畫與女童的遭遇聯想後,便容易產生毛骨悚然、血腥的主觀投射。但是如果那次的畫作主題是農曆新年,不排除又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所以,要了解兒童的心理狀態,必須透過提問與對話來探討。

 藝術治療

個案分享:四格畫的分析

以下一幅四格畫(左上方代表喜歡/左下方為驚的事物/右下方為不開心的事/右上方圖案(黑色部分)則因涉及私穩由筆者加上遮蓋)為例,它是由一位9歲女童所繪。由於她過於沉默寡言,與7歲患有讀寫障礙的弟弟雖然相處融洽,但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亦好像沒有喜怒哀樂般。因此,父母向我們求助,欲探求一下她是否有問題。

一般這類小朋友,我會先邀請畫四格畫,然後就其作品有趣的地方去了解多一點。這幅畫第一個引起注意的是沒有畫上「人物」,大部分小朋友都喜歡在畫作上畫人(這與發展心理學有關)。其次是害怕蝸牛和蝴蝶的原因。另外,是否只有下雨天才不能到公園玩(因為疫情期間,應該已有一段時間無法到公園玩)?

 藝術治療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藝術治療 不是解碼學

由於篇幅所限,我只多說一點左上方圖畫的情況,小女孩告訴我,那兩個是弟弟喜歡的公仔玩偶,她也特別喜歡。後來透過對話,知道她特別擔心弟弟,因他在家中經常捱罵,又常常要做功課至夜深(經父母證實,也確是如此)。經過與該女孩的傾談後,我們了解到父母對她是偏愛多些的,她不自覺地漸漸把自己隱藏起來,不想因父母拿自己跟弟弟比較而加害了他。使她出現了很多因為弟弟而產生的行為及想法。最後,我們以此為方向給予家長建議及介入計劃。

從這個例子可見,必須透過與當時人傾談,才能作出客觀的判斷。 藝術治療 不是解碼學,用了紅色便表示血腥暴力,用黑色就代表負面。使用顏色的傾向有很多意義和解讀。就正如上圖,只因當時剛好紅色白板筆最近她,她隨手便拿起來畫。難道又解讀為血腥暴力嗎?

 藝術治療

就這件案件,我呼籲為人父母、所有兒童工作者,當面對小朋友持續行為有異時(即使是所謂「曳」),要放棄主觀的猜想,多透過傾聽與尊重,去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成因(正如我分享那三個故事的其中一個重點:行為背後總有故事),深信這樣能減少悲劇的發生。

梁志聰
兒童發展及心理顧問
兒童發展協會創辦人
中華藝術治療學會顧問
香港音樂治療及輔導協會顧問
香港棋院顧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