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能從畫作中了解兒童心理嗎? 藝術治療 未必是精神分析|兒童發展及心理顧問梁志聰

最近城中熱議有關5歲兒童被虐案,當中的確可以從不同方向去討論。例如可從史丹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去解施虐者的心理,或從波波玩偶實驗(Bobo doll experiment)去論犯案者暴力行為的成因,甚至從法律層面去討論保護兒童的需要。眾多面向都極具討論價值,不過,正如我較早前分享的三個故事,人的行為往往是對環境的回應,正如案中的小女孩對食物需求特別大,已是有跡可尋的行為。眾多表象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畫作。視覺往往為人帶來最大刺激,今次會用 藝術治療 的角度去討論這件事件。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 的誤解

很多人都說看到該女童的畫作感到很血腥,嘗試從畫作去詮釋女孩的遭遇。有不少人對 藝術治療 有典型的誤解,以為 藝術治療 主要是透過畫作去做精神分析、去解讀潛意識或心理狀態。雖然圖像確是代表個體的潛意識語言,但是這種做法有很多條件限制。筆者所用的 藝術治療 雖然亦有詮釋演譯的作用,但主要是透過藝術創作過程去治療。不過,這過程必須透過參與才能領會的,這次先從心理分析角度去探討案中女童的畫作。

從畫作去作心理分析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其中一個是要小心促發效應(Priming effect),舉例說當剛看完暴力電影後的一段短時間,會容易對別人的行為判斷為具冒犯性或侵略性。就像將圖畫與女童的遭遇聯想後,便容易產生毛骨悚然、血腥的主觀投射。但是如果那次的畫作主題是農曆新年,不排除又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所以,要了解兒童的心理狀態,必須透過提問與對話來探討。

 藝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