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小便變色係警號!媽媽成乙型肝炎帶菌者幫BB做一件事即免疫|養和醫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

治未病-疾病資訊-醫療專科-養和醫院-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患者需要用藥物控制病情,減低演變成肝衰竭和肝癌的風險,但傳統的乙型肝炎藥物可能會嚴重損害腎臟,醫學界有什麼乙型肝炎新療法,能盡量避免損害正常器官?

主持:今天邀請到養和醫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醫生,解構乙型肝炎新療法。原來香港大概有54萬乙型肝炎患者,他們是否知道自己是乙型肝炎帶菌者?

治未病-疾病資訊-醫療專科-養和醫院-乙型肝炎

醫生:乙型肝炎帶菌者屬慢性感染,雖然全香港有數十萬病人,但根據臨床統計學,從約二十年前開始,新症人數正逐步下降,但因為患者數目多,所以現時還有相當多的慢性病毒帶菌者。數據指出,在20年前,每10人便有有1人是慢性乙型肝炎帶菌者現在大約只有7%,即每100人才有7人,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的防疫注射,1988年後在香港出生的初生嬰兒,出生後會馬上接受3針乙型肝炎防疫注射,如果媽媽本身是帶菌者,另外會再加多一針「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額外為初生嬰兒注射以提高免疫力,希望下一代不會變成帶菌者。

主持:如果乙型肝炎帶菌者產子,在這個情況下,是否要監察嬰兒成長,以防演變成慢性肝炎?

醫生:如果初生嬰兒出生後會接種預防疫苗,同時又額外注射免疫球蛋白針,便無須急於為初生嬰兒驗血,以確認是否有抗體或帶菌者,可待孩子長大後,譬如到小學至中學時,才檢查血液中有否帶菌。帶菌者的定義是血液中有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表面抗原便是帶菌的證據,如果不幸成為帶菌者,患者便需要由家庭醫生或專科醫生長期跟進;如果不是帶菌者,即是表面抗原呈陰性,即代表小朋友有抗體,而抗體有保護的作用。醫生透過檢查表面抗原和抗體的比例,可以和家長確認小朋友是否慢性帶菌者,如果是慢性帶菌者,醫生會建議患者接受詳細檢查。

治未病-疾病資訊-醫療專科-養和醫院-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