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開學後學童輕生案頻生 父母必學應對兒童情緒3部曲 

治未病-心理健康-情緒溫度計-兒童健康-兒童情緒

當兒童情緒開始有問題,會有很多不同的徵狀,以年紀小的小朋友為例,會講比較多生理上的不舒服,例如他們會告訴父母自己頭痛、頭暈、肚屙、肚痛、呼吸急促好像「唞唔到氣」,甚至心跳手震等等,這些肉體上的症狀,其實都有可能是他們壓力太大出現情緒問題的徵兆。家長學懂如何應付兒童情緒,是目前最大課題之一。

治未病-心理健康-情緒溫度計-兒童健康-兒童情緒

對於兒童情緒問題,家長最重要是做到3點:察覺、處理、預防。

察覺:孩子「忽然不同了」?

無論現代醫學上的檢查有多先進,都難以檢查出小朋友有情緒問題,所以最重要還是靠家長觀察。家長應留意小朋友的行為方面,和平日比較,例如沒有之前那麼喜歡去和其他小朋友玩,明明以前很喜歡打機但現在忽然都不想打了。當有這情況出現,家長應嘗試了解小朋友身邊環境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對他們多些理解,聆聽他們的說話,觀察他們有沒有上述提到的生理徵狀等。

也有些更嚴重的個案,會無故打自己,甚至把自己的頭撞向牆;或者行為上故意和老師、父母作對,而這些行為是以前沒有的。這些轉變如果是突然出現,父母就要注意了,不要只當他們頑皮,或者以為加以責罰就可令他們改善,需要時應諮詢專業人士。

處理:改變小朋友身邊環境

兒童情緒病的處理和成年人是不同的,小朋友的環境和大人也不一樣,他們的環境是以學校、朋友、家庭等三方面為最主要,而這三個環境只要父母用心其實都可以改變。首先,家長切勿一味抱著「否定」的心態,例如只是問:點會有病㗎?我個仔唔會有病嘅!又或者只顧發脾氣,怪責子女或怪責自己,但其實這樣只會令小朋友的壓力增加。

至於改變環境,例如補習太多令小朋友有壓力,可以減少補習;學校內有同學欺負他令他不開心,父母可以嘗試和學校、老師溝通看看如何解決。只要改變了客觀環境,再帶小朋友見心理學家做一些心理輔導,一般都會有改善。再嚴重的,才見精神科醫生,考慮是否需要服藥。

治未病-心理健康-情緒溫度計-兒童健康-兒童情緒

預防:

一般會影響到兒童情緒的問題,家庭關係和父母要求往往是主角。例如父母經常吵架,無論經濟、感情,家中大小事情例如換不換車都有可能吵架,已經成為習慣,父母可能覺得「吵過了就沒事」,而沒有留意小朋友的情緒可能受影響。至於父母對小朋友的要求,例如考試、測驗要有多少分,又會安排他們學很多不同的體藝項目,要求參加比賽有獎牌等,都會為小朋友帶來壓力。

其實從天性來講,小朋友最喜愛的幾件事是:食、玩、睡,若這三件事父母都不能讓他們滿足,反而不停學習和參加比賽,壓力就會很大,久而久之有機會引起情緒問題。所以,在對子女的要求以及子女是否開心之間,是需要作出平衡的。

張漢奇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