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癌旅途上,面對嚴峻的病情,以及接受一連串治療,都會令身體變得虛弱,所以由確診開始,患者便應裝備自己。為什麼運動對於癌症病人是不可或缺?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利美霞講解癌症復康運動,今天所探討的復康運動適用於不同癌症的物理治療,是嗎?
物理治療師:對,物理治療在病人的抗癌路上亦擔當重要角色。所有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都會面對很多不同的問題,其中包括癌症本身引致的體能問題,第二是癌症治療所產生的不同副作用,使他們在體能、生活質素或日常活動出現問題,而物理治療的角色是希望通過運動幫助病人,使他們在抗癌過程中,能夠保持生活質素和活動功能。
主持:其實不只是癌症康復者,正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某程度上在治療過程中,也需要物理治療的介入?
物理治療師:其實癌症的復康,基本上可分為3個階段,在病人確診癌症時,已經可以開始前期復康,接下來是治療期,最後是癌症痊癒期。不同的復康階段,物理治療師的角色都不一樣。
主持:你剛才說的癌症復康概念,很多人或未曾聽過。
物理治療師:這個概念對大眾來說較新,大約近10年才在美國興起,原因是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大大提高了癌症檢測的成功率,越來越多人在癌症早期已能確診,加上治療方法越趨進步,令康復的人數增加。而這些病人大都還很年輕,康復後仍需重投工作及生活,因而發展出「癌症復康」的概念。
主持:剛才提到「前期」、「治療期」和「痊癒期」的復康療程,它們有什麼分別?
物理治療師:「前期」是指當病人確診癌症,但未開始接受任何化療、電療或手術治療的階段。抗癌之路猶如攀登一座高山,癌症本身或治療期間的副作用會消耗患者的體力。在前期復康階段,會安排病人多做
心肺功能和肌肉鍛煉有關的中或高程度運動,就像我們在參加「毅行者」或跑馬拉松前要提升體能的道理一樣,希望病人在接受手術前或在癌症治療的副作用出現前,先提升體能,即使將來接受治療後體能下跌,損耗的程度亦不會太大。
至於「治療期」的復康運動,又以攀出作例子,病人就如要應付陡峭山路一樣,體能要保留下來應付癌症治療副作用的消耗,所以運動治療強度要相應下調至輕量。這就如「保本」一樣,運動目標轉為保持基本體力,避免病人過度勞累,目的是維持日常活動和現有的生活素質。
「痊癒期」是已經完成全部治療的康復階段,運動程度可轉為進取,以中、高程度的肌肉鍛煉或心肺鍛煉為主,目標是希望病人有更好的體能重投原本的生活,甚至可以回復以前的運動習慣。
主持:很多人知道自己患上癌症便晴天霹靂,出現較負面情緒,而這個持續復康概念,除了為身體健康而努力,某程度上也是正念的做法?
物理治療師:其實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物理治療師很多時都會跟病人溝通,例如了解病人生病之前的生活習慣、希望保持最基本的生活品質、有什麼目標要達成等。
我曾遇過一位患有第4期子宮癌的病人,當時她尚有一次化療療程未完成,她想在化療後和家人去日本旅行。她在徵詢我的意見後,我為她進行簡單的運動系數測試,以了解其當時的體能水平。此外,我亦會先了解她的旅行模式,得知她計劃以駕車和步行為主,我便依照其運動系數的測試結果,制定適合她的鍛鍊計劃,幫助她逐步提升體能。除了考慮體能外,物理治療師亦會跟醫生溝通,了解病人進行化療的時間所出現的副作用,以評估病人在心肺功能等體能上的影響而調整運動計劃內容。
一般而言,至少要在化療前兩個星期開始運動療程,並逐步增加運動量,以提升體能。在化療期間,我會密切觀察其體能狀況及癌症治療反應而調整運動強度,以減低身體的消耗。待她在完成全部化療後,再慢慢加強鍛煉以求回復狀態及重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