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大腸癌香港癌症病發率第二 醫生解開常見飲食3誤解|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廖敬賢醫生

新城健康+癌症

現時港府提倡市民應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查,事實上,大腸癌和直腸癌在香港各類癌症中的病發率排第二,每年的大腸癌新症也數以千計,屬於十分常見的癌症。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廖敬賢醫生今次講解大腸癌的成因,更解開大眾對治療和大腸癌復發的誤解。

治未病-預防醫學-抗癌先鋒-大腸癌治療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廖敬賢醫生,講解在本港相當普遍的大腸癌,經常聽到年長人士需做大腸癌篩查以及其他身體檢查。廖醫生,其實大腸癌在香港病發率很高嗎?

醫生:你說得對,大腸癌和直腸癌在香港各類癌症中的病發率排第二,前幾年病發率更曾是第一位,屬非常常見的癌症。


主持:每一年的新症有多少?是不是以千計?

醫生:在2020年共有5087宗新症,而第一位的肺癌則有5400多宗。

主持:剛才你也說大腸癌和直腸癌一年有5000多宗新症,為何大腸癌會跟直腸癌一併統計,是否因為直腸也是大腸一部分?

醫生:正確,從小腸末端完結後,到直腸以上的部分都是大腸。

治未病-預防醫學-抗癌先鋒-大腸癌治療

主持:大腸癌通常是跟遺傳有關,抑或是後天飲食有關?

醫生:大腸癌的成因有多樣,部分致癌成因和食物有關,但只有少部分的腸癌和遺傳有關,因此遺傳不是主要成因。此外,年紀大、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均是引致大腸癌的因素。

主持:為什麼跟肥胖有關?因為年紀大而致癌是否因為機能退化?還是因為人均壽命延長,較容易患病?

醫生:年紀大是一個較容易理解的主要原因,因為癌症通常由基因突變引起,而基因突變發生於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新陳代謝是指成熟細胞的功能完結後死去,然後由新的細胞代替,而新細胞的生長,就是新陳代謝的一部分。新的細胞如何生長出來?就是依靠細胞分化,一顆分裂為兩顆,惟這個過程有機會出現基因突變或錯誤,當年紀越大,錯誤產物便會積聚得越多。

肥胖對身體有多方面的影響,其中一個是誘發癌症。為何會導致肥胖?當身體營養過盛、便很容易積存脂肪,引致肥胖。肥胖會影響體内荷爾蒙的新陳代謝,而這種荷爾蒙在肥胖的情況下會產生更多,其中部分更會刺激細胞生長以和影響基因,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醫學界了解到肥胖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很大,所以近年愈來愈來多醫生、健康學家提倡均衡飲食、多做運動,以減少肥胖情況。

治未病-預防醫學-抗癌先鋒-大腸癌治療

主持:肥胖不僅帶來「三高」的問題,還可能出現腫瘤等嚴重後果。現時政府提倡某個年紀以上的人士應進行大腸癌篩查,如篩查結果異常便會安排進一步檢查,這種機制是否有助病人及早發現患有大腸癌?

醫生:政府的大腸癌篩查機制確是其中一個途徑,市民要理解,50歲以上人士患有大腸癌的風險會提高,所以即使沒有任何徵狀,如果有能力或感到憂慮,便應該求醫接受內窺鏡檢查。做內窺鏡檢查很重要,它有助觀察是否有大腸息肉,更可即時移除息肉。

主持:你剛提到我們在50歲後應該去做篩查,事實上很多人都沒有徵狀。

醫生:無錯,大腸癌不一定有徵狀,部分病人最初可能只是感到容易疲累,以為只是貧血,大便習慣或狀況亦沒有改變、沒有帶血的情況。因此就算沒有徵狀,年紀大本身已是風險因素,應適時接受檢查。


主持:其實腸鏡檢查應每年進行,還是隔年?

醫生:這要視乎篩查結果,或接受腸鏡檢查時腸道的情況,例如有否發現息肉、甚至腫瘤。如果有息肉,需評估息肉的形狀、數目,以及病人受影響的情況等,才決定隔多久再做腸鏡檢查,部分人可隔2至3年,甚至5年;但亦有人時隔1年便要再檢查。

治未病-預防醫學-抗癌先鋒-大腸癌治療

主持:請詳細解釋評估的準則。

醫生:我們評估風險的標準是視乎在檢查中發現有多少顆息肉,取出後再分析息肉的體積及底部的寬度。總括而言,如果發現有5顆或以上,一般會建議約1年後再接受腸鏡檢查;如果完全沒有息肉、腸道乾淨,有機會4至5年後再檢查亦無問題,所以病人檢查後,最重要是跟醫生商量何時再檢查。

主持:還有一些說法是部分息肉有較高的癌變風險,如果是建議翌年再檢查,是否代表發現的息肉癌變風險高,即使割除後都會再長出來?

醫生:這些不正常的息肉,例如突變息肉,醫生可能會建議做手術。在檢查中只取出息肉並不足夠,術後檢查亦很重要,每顆取出的息肉都會做病理檢查,由病理科專科醫生跟進。


主持:如果發現有癌細胞,便應安排治療,大腸癌是否和其他癌症一樣分4個期數?

醫生:正確,如果發現息肉有癌細胞,建議病人再接受手術,手術後會再檢查淋巴,因為曾有病人的癌變息肉出現淋巴轉移,所以要為癌變息肉多做檢查。

主持: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嗎?需要配合化療和標靶藥物的治療?

醫生:如果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前一定會先做掃描,以了解腫瘤有否轉移到其他地方。此外,病理科專科醫生會透過化驗切除後的腫瘤以掌握更多資料,包括了解附近淋巴有否受影響,以判斷是否需配合化療,以及癌症期數。對於沒有轉移的腸癌,一般不會處方標靶藥,也不需要用免疫治療,通常配合化療已足夠;至於癌症期數,亦會影響醫生判斷病人是否需要安排化療。

治未病-預防醫學-抗癌先鋒-大腸癌治療

主持:病人完成治療後,可能會擔心復發。很多人以為只要吃得清淡便可防止復發,其實腸癌病人、甚至康復者,在飲食上是否有很多禁忌?

醫生:這是常見的誤解,在癌症治療上,醫生一般不會建議病人戒口,反而要病人攝取足夠營養。但病人應戒煙、戒酒、盡量不要進食醃製肉類、減少進食豬、牛、羊等紅肉、減少鹽分攝取,並且多做運動維持體重。

主持:很多人會問可以喝咖啡、吃雪糕嗎?可以吃香辣的東西嗎?

醫生:一般都沒有問題。

主持:有人會質疑糖分會令腫瘤情況惡化,對嗎?

醫生:不論是正常細胞或腫瘤細胞,同樣需要糖分。然而,如果病人戒糖,第一,身體會捱不住;第二,即使戒糖,癌細胞亦可能會循其他途徑吸取營養。醫生會建議病人要有足夠營養,不要全部戒掉糖分、碳水化合物,而是保持均衡營養和適量的運動。醫生最擔心病人過分戒口,甚至在整個復康過程中揀飲擇食,導致生活品質下降,影響病人的康復進度。其實均衡營養和恆常運動,比戒口更有效。


主持: 謝謝廖醫生的寶貴意見,有機會再談,再見。

新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