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硬腦膜動靜脈瘻 | 養和醫院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曾振邦

硬腦膜動靜脈瘻 的「瘻」是指瘻管,即是接駁動脈與靜脈之間的位置出現不正常的短路,而這病變的地方在硬腦膜,所以稱為硬腦膜動脈瘻。患上硬腦膜動靜脈瘻,會出現耳鳴、頭痛,甚至認知障礙。今天邀請到養和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曾振邦詳細講解。

甚麼是硬腦膜動靜脈瘻?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曾振邦醫生,主題是硬腦膜動靜脈瘻。曾醫生,什麼是硬腦膜動靜脈瘻?是不是腫瘤的一種?


醫生:不是,動靜脈瘻的「瘻」是指瘻管的意思,即是接駁動脈與靜脈之間的位置出現不正常的短路,而這病變的地方在硬腦膜,所以有這樣命名。



主持:硬腦膜的位置在哪裡?「動靜脈瘻」是什麼?


醫生: 理解這個病前,需先了解腦部結構。腦部和其他地方同樣有血液供應,倚靠動脈由心臟將有養分、氧氣的血液輸送到腦部,然後經過靜脈回流到心臟,而腦部比較特別的地方是血液由腦靜脈回流到心臟時,會經過「靜脈竇」的地方,腦部的「靜脈竇」被頭骨、腦膜包圍,在腦膜的夾層形成,即是腦靜脈的血會先流到靜脈,再流到頸的血管、再流入心臟,這是正常腦的血液運行過程。

剛才提過動靜脈瘻的意思,本來動脈的血液要經過微血管供應給腦部,然後再流到靜脈,但如出現「動靜脈瘻」的情況,即是動脈的血沒有流經微血管,便直接進入靜脈流走。而「動靜脈瘻」並不是腦部的動脈有問題,而是在腦膜的動脈出現瘻管,導致問題的出現。


當瘻管在硬腦膜形成,由於流量比較高,兼且在頭顱附近、接近耳朵的位置,最常見會出現的情況是病人會聽到「脈衝式耳鳴」,即是耳鳴和脈搏同步。這是一個常見的病徵,有耳鳴聲同時伴隨脈搏跳動,好像在聽自己的脈搏。

如何診斷 患上慢性硬膜下血腫?

主持:「硬腦膜動靜脈瘻」會否令腦部血液供應減少?對腦部會否有真正的損害?

醫生:「硬腦膜動靜脈瘻」一般不會令腦部血液供應減少,動靜脈瘻實際上屬血管結構的漏洞,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屬於良性,危險性較低,主要病徵是脈衝式耳鳴,令病人有不適感及滋擾;另一類比較危險,當動脈血流入硬腦膜的靜脈竇,由於本來正常靜脈竇的血壓相對很低,因為靜脈血會流回心臟;但當硬腦膜的動脈血直接「短路」,沒有流經微血管而直接流入靜脈竇時,壓力沒有被紓緩,變相動脈的壓力直接傳到靜脈位置。正常靜脈竇的位置會讓腦血液流走,但「短路」的靜脈竇因為動脈血流入而充血,令原來靜脈內的血不能經過通道流走,引致腦部靜脈血滯留,甚至出現回湧,令腦內靜脈壓力增高,因而導致其他問題。

主持: 這樣會否引致爆血管?

醫生: 當出現這種稱為「逆流靜脈」的情況,血液無法流走、甚至靜脈出現回湧時,可能會出現腦出血的情況。

主持: 所謂的動靜脈瘻,是否在腦內很多地方都可發生動靜脈瘻的情況?

醫生:簡單來說,在腦內不同的地方可以有不同的靜脈竇,硬腦膜及其他地方也有機會出現病變,而不同地方有不同病變情況,影響腦部特定部位的血液流動、回湧,令病徵亦會有所不同。


主持: 腦內有地方血液阻塞、回湧,是不是有機會爆血管,傷害腦部?

醫生:  對,動靜脈瘻不是物理上的阻塞,情況猶如一條路本來是由靜脈、低壓力的血「行走」,但當高壓力的血液由動脈直接流入靜脈竇,令會令靜脈竇壓力提高,而引致靜脈、低壓力的血不可以再用原本這條路,嚴重至不能流走之餘,甚至回湧,令情況變得像阻塞一樣,但其實物理上並沒有阻塞,只是被動脈血流「霸佔」。


出現這情況,會令靜脈壓力上升,嚴重會憋至出血,但這種出血並不是平日所理解的爆血管,「爆血管」常見原因多是因血壓高而引致的出血性中風,而非動靜脈瘻。

主持: 早前提到動靜脈瘻大致分成兩類,有屬於良性、不會致命,請詳述對病人的影響?


醫生:良性的動靜脈瘻,主要是病人會受到脈衝式耳鳴影響,會轉化成有危險性的機會相當低,約只有1%-2%機會,但很多病人因脈衝式耳鳴,令生活大受影響,影響睡眠、精神萎靡,所以也可說是無形的殺傷力。

主持:動靜脈瘻是先天出現,還是後天形成?


醫生:動靜脈瘻暫時成因不明,但相信大部分情況為後天形成。

病徵﹕耳鳴、頭痛、腦部水腫


主持: 病人會怎樣發現自己有動靜脈瘻的潛在風險,或如何能得知自己此方面的問題?

醫生:一般而言,硬腦膜動靜脈瘻的病徵有幾項,最常見是脈衝式耳鳴,有部分病人因靜脈壓力高,可能會出現頭痛,雖然頭痛這個病徵太普遍,但仍然需要視為一個警號;另外,因為靜脈壓力上升,病人腦部血液不能流走,導致腦部出現水腫情況,令到部分病人出現認知障礙、近似腦退化症的情況,而這批病人大部分只是中年,約40、50歲,因此有懷疑便要安排檢查,了解原因,因為在40、50歲出現認知問題並不常見。

主持:明白。譬如靜脈竇有所謂的壓力、阻塞,而腦部有很多靜脈竇,不同部分受影響,表現是否不一樣?左腦、右腦有否不同?

醫生:一般硬腦膜動靜脈瘻有機會引致靜脈壓力上升,由於多是大範圍影響,很少像中風出現局部偏癱,反而整體上是腦部大範圍出現水腫,才會出現認知障礙的情況,很少像中風般引起左半身或右半身動不了。

靠 血管造影 或 入侵性檢查 找出靜脈瘻

主持:除了以上病徵,醫生在診斷上有什麼程序?

醫生:最常見的病徵是頭痛、脈衝式耳鳴、出現認知障礙,但這些病徵亦可以是其他疾病引致,醫生不會立即診斷是動靜脈瘻。醫生一般會安排非入侵性檢查,如電腦掃描、磁力共振,但良性的硬腦膜動靜脈瘻,大部分情況下即使使用電腦掃描、磁力共振,仍不能檢查到有不妥之處,直至靜脈竇因動靜脈瘻而脹起、水腫時,透過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才有機會發現不妥,甚至有可能看到腦靜脈倒流的情況,令血管充血膨脹、變粗,變粗的靜脈竇在腦內,才可以透過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顯現出來。如果沒有出現以上情況,一般電腦掃描、磁力共振,也不一定可檢查到動靜脈瘻的情況。

主持:動靜脈瘻的發病率如何?每年約有多少新個案?

醫生:香港暫時沒有確實統計數字,根據外國文獻及其他資料推斷,全香港大概每年有20-30個新症。

主持:但是早期認知障礙發現機會率也很低,動靜脈瘻應更難?


醫生:當然現在無論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已更普及,剛才提到一般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雖然可能未必即時分辨到,但可透過特別方法,例如電腦掃描血管造影或磁力共振血管造影,便有機會顯現出來;此外,利用入侵性檢查,即是以導管進行血管造影能有助醫生更精確診斷,在結構上找出血管瘻位置及靜脈竇受影響的地方。因此希望公眾對動靜脈瘻知道更多,提高警覺性,有助更容易在早期確診硬腦膜動靜脈瘻。

主持:什麼人不適合進行入侵性血管圖檢查?


醫生:大部分人都適合,惟入侵性血管造影過程需利用X光輔助,病人會接觸到輻射,因此孕婦需要考慮清楚,可能待產後才進行;另外,血管造影需要注射顯影劑,如病人腎功能太弱,便要考慮病人是否有足夠腎功能應付,需衡量情況。

大多以導管手術治療


主持:如何治療硬腦膜動靜脈瘻?能否治癒?


醫生:硬腦膜動靜脈瘻的治療方案,在良性和屬危險情況會有所不同。危險情況的靜脈竇因為已經被動脈血流「霸佔」,正常靜脈血已不再可流入,因此治療方法最好是堵塞這個「短路」位置,不讓動脈血流入是最簡單方案,但情況會比較複雜,不容易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