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盤腿坐比翹腳坐更傷脊椎每隔30分鐘起身抖抖|脊醫王俊華

不少人也知道翹腳坐影響脊骨健康,其實長時間盤腿坐也同樣不宜,會增加脊椎及盆骨壓力,有機會引致肌肉關節痛症。過去有數個月在家工作人士,因為長期盤腿坐而感到臀部和大腿疼痛,尋求脊醫治療,證實患上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

盤腿坐-翹腳-梨狀肌症候群

長期盤腿坐的影響

盤腿這個坐姿為臀部和大腿肌肉帶來壓力,長期盤腿坐使盆骨維持在不正當姿勢,壓力變得左右不平衡,盆骨出現功能性問題,壓力落在一邊,擠壓到梨狀肌引致痛楚之餘,也會影響外觀變成長短腳。

梨狀肌是位於髖關節深處的一條小肌肉,起點在薦椎(Sacrum,俗稱尾椎)前面,終點在盆骨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 of Femur,髖關節外側骨頭凸出之處),梨狀肌在人體作用是讓髖關節靈活做出外旋的動作。

引致臀部及腿部痛楚麻痹的成因,是由於坐骨神經從臀部伸延至腿部,需通過梨狀肌下方,若這條小肌肉長期受壓,變得充血、水腫、痙攣和發炎,壓迫到坐骨神經就會觸發痛痹,出現梨狀肌症候群,患者會感到臀部、大腿後側痹痛,痛楚一直延伸至小腿。

盤腿坐-翹腳-梨狀肌症候群

約7%港人患腸易激綜合症研究:催眠治療4大方面紓緩症狀

女性較易中招

有位三十多歲女士,早前被公司安排在家工作,她每天把手提電腦放在客廳茶几上,席地而坐處理業務,由於習慣盤腿坐,每日維持這個坐姿數小時,經過數月,終感到臀及大腿痹痛,行路時痛楚更會加劇,雙腿動作不靈活。

檢查發現她腰椎第四及第五節出現關節功能性問題,而盆骨同樣有關節功能性問題;治療上,脊醫以超聲波幫助她的梨狀肌消炎,紓緩疼痛麻痹,並且以手法矯正腰椎及盆骨。

一般來說,梨狀肌症候群是女性較男性容易出現,這與女性經常翹腳坐有關,令臀部受壓不均側向一邊;這種痛症容易被忽視,症狀初期痛楚只是間歇性出現,稍為伸展一下便得以舒緩,要發展至痛楚加劇,雙腿乏力,步行動作不靈活始被注意。

盤腿坐-翹腳-梨狀肌症候群

每30分鐘要企企

因此,不時要觀察自己姿勢,避免長期翹腳或盤腿坐,即使坐姿難以轉變,也要每隔30分鐘便站起身,放鬆一下,喝點水補充身體所需,最理想是做一些伸展關節和肌肉動作。

素食臨床營養學家及脊醫王俊華

香港脊醫學會
脊骨神經科博士
香港註冊脊醫
美國註冊臨床營養學家


圖片來源:Unsplash、Pexels、Freepik

其他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