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對柏金遜症認識有多深?原來其病徵對患者最主要的限制是活動障礙,至今還沒有任何方法能治癒,所有方法都是希望能減慢腦部的退化及病情的惡化。最近有患者把其個人經歷撰寫成書,希望加深大眾對此病的理解,包括一些患者時有的不受控的「奇特怪異」行為、表情和動作,共建傷健共融社群。
低落有時,舒暢有時
不少長者受柏金遜症所困擾,葉影霞博士是過來人之一。於香港出生,中學會考後赴澳洲悉尼繼續升學,在新南威爾斯大學攻讀會計、財務及商業資訊科技。畢業後留在澳洲工作至1989年返回香港發展,曾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至2016年退休。後來更患上柏金遜症。
此病給她帶來複雜的身心困擾,有時出現心情低落、自憐自怨的情況。在狀態較好、身體感到較舒暢的日子,有時又會忘卻身患病,顯得正面積極。情緒上的飄忽,對治療的盼望,正是很多柏金遜症患者真實的境況。
多倫多大學學者:提升自我照顧能力的5項重點
為了加深大眾對不同階段的柏金遜症的認識,她便以自身體驗,撰寫了《蜜月期後的柏金遜症》,述說自己患柏金遜症的歷程。文章從不同角度描繪柏金遜症後期病徵的深化,以及怎樣影響其心態及行為表現。
書中亦引述2019年多倫多大學Susan Fox教授指出,柏金遜症患者想提升自我照顧能力時,要注意的五項重點及實踐要訣。
1.恆常運動
治療柏金遜症不能單靠藥物,還要加入運動訓練,包括物理及職業治療,目的是加強患者的伸展能力及平衡能力,以減輕緩慢和僵硬。患者更不妨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運動的習慣,以下是一些實踐要訣。
每天不用花很多時間做運動,每天30分鐘也是可以的,但要持之以恆,長遠才會帶來好處。運動種類方面,則有三個原則,一是容易、簡單、直接的運動(例如步行、跳舞)。二是有特定韻律、活腦功效的運動(例如太極、跳舞)。三是伸展肩膀周圍的肌肉、關節及筋腱,保持肩膀靈活。
2.服藥須知
藥物治療是紓緩柏金遜症病徵重要的一環,患者應善用藥盒,分開每天不同時間要服的藥,確保服藥準時準確。想達致藥物最佳的吸收效果,應於餐前30分鐘空腹服用,以及用有氣的水送服藥物。
亦要善用服藥手冊,覆診時帶給醫生看。服藥手冊記錄內容,如服藥名單(包括自己購買的藥品及營養補充品)、藥物開關時間及長短、服藥及病情問題。
3.防止便秘
幾年前,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曾有研究發現,便秘是柏金遜症的早期先兆。以下是一些防止便秘的方法:
(a)恆常運動
(b)飲足夠水分
(c)進食大量蔬果
(d)有時可能需要用軟便劑或瀉藥輔助
值得一提,處理好便秘,可令藥物的吸收較好,有助控制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