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哮喘藥物是否要食一世?有關哮喘的3大迷思

對不少中國人來說,如果被醫生斷定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後,他們會加上一種負面的標籤或者一些「大吉利是」的說話,故視之為一些忌諱。儘管這些疾病未必很嚴重,一般中國人都未必喜歡醫生對自己提及相關病徵。可是當病人被界定為某類慢性疾病後,作為醫護人員的,有需要提供更理想的治療方針,以免病情繼續惡化,才能保障病人的健康狀態維持在理想的水平。以下以哮喘作一個例子。

敏感症-哮喘-哮喘迷思

迷思1:病發才服藥?

當季節轉變時,哮喘患者的氣管很容易受天氣的改變,或者病菌的感染,而容易出現發作。不少人已經習慣每年會發作多次的狀態,並認為服食一些藥物便能夠解決這些不適,所以便不以為然。無論發作次數多寡,都是發作時才找醫生。

其實這做法並不理想。原因是每一次的急性期發作,都會引起氣管壁的一系列發炎反應。而這些反應會將氣管壁的結構性改變,包括纖維化和變厚。這種變化會令氣管更加容易受到刺激下收窄,也就是更加容易引起發作的機會。故此惡性循環下,發作的次數和程度只會每況愈下。

敏感症-哮喘-哮喘迷思

迷思2:幼童患者不應服藥?

如果發生在幼童身上,情況更不理想。因為孩子的氣管一般已經比成人為細。以上結構性的變化會令到氣管的寬度和彈性更加差,即是說一些相對較輕微的發作都足以造成更嚴重的病徵,甚或乎需要到醫院治療。更重要的,愈是年輕的病患者,生存時間相對更加長,如果因為逃避而放棄治療,令到餘下的生活質素受到影響,真是得不償失。

敏感症-哮喘-哮喘迷思

減肥別一味計算卡路里留意4件事更重要

迷思3:藥物要吃一世?

並不是說每一個被定為患上哮喘的人都需要長期用藥。因為對於一些並非嚴重的病人,他們可以在發作時才處理。但是如果醫生已經定義為一個頻密法作者的話,最好跟從醫生考慮使用一些長期預防性的藥物,例如是吸入性的消炎藥。目的是減少發作的次數和嚴重性。這樣不但會改善病人整體的生活質素,也可以減少以上所提及的氣管永久性結構改變。

敏感症-哮喘-哮喘迷思

從更正面的角度來說,見到不少病人在使用一些預防性藥物一段時間之後,情況真的可以得以控制,並且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慢慢暫停這些藥物。所以當醫生作出一些長期用藥的建議時,不要一下子就拒絕,也不要認為一用上藥之後便不會有停下來的機會。無論如何,還是與自己的醫生好好商量吧。

張傑醫生

部分圖片:Pexels、Unsplash、Freepik、Flaticon

其他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