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胃癌】胃癌治療新策略 |養和醫院 外科專科 唐琼雄醫生

胃癌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之中排名為第六位,養和醫院外科專科醫生唐琼雄指出,雖然胃癌並非最普遍,但治療過程相當困難,呼籲有出現胃癌病徵,如﹕一個月內無故消瘦、面青及心跳快、吞嚥困難等,便應該立即進行檢查,進快找出病因,以及盡早進行治療。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外科專科醫生唐琼雄醫生,為大家講解胃癌的治療方法。首先想問醫生,於疫情下,對於一些患有急病的人,例如胃癌病人,你會給他們什麼呼籲或提醒?

醫生:來到疫情第五波,有些病人身體出現不適,想等疫情過後才去檢查。但如果有胃癌病徵,出現貧血現象、胃脹等,是需要盡快接受治療。臨床亦看見很多病人因為疫情關係延遲求診,延誤治療。在此呼籲,大家如有不適,甚至為已確診癌症或其他病的病人,請不要因為擔心疫情而耽誤了診治時間。

主持:這個我很同意,有些朋友本身患有重病或身體出現一些嚴重症狀,於疫情下仍會先選擇等待。希望聽眾明白到及時治療是很重要的。

醫生:是的,希望大家不要害怕去醫院。事實上於進入大部分醫院前,病人是需要進行病毒檢測,因此相對是安全的。

主持:我也很同意,如果已患病,真的不要再等。如醫生你提及,除了新冠病毒外,癌症同樣也是致命的。話說回來,有關今天的主題胃癌,於香港人來說,其實胃癌普遍度有多高?

醫生:香港人口700萬左右,每年胃癌確診數字為1200至1300宗左右,在香港十大常見癌症之中排名為第6位。雖然胃癌並非最普遍,但是醫治過程是相當困難。

主持:為何會有胃癌的出現?

醫生:一般來說,胃癌有以下高危因素:第一,亞洲人患癌機會率是高於西方人,第二是有食煙、飲酒習慣的人士,第三,是感染幽門螺旋菌的人士。另外,某些家庭的生活習慣,也會相對提高患癌的風險。例如有些家庭喜歡吃「隔夜菜」、醃菜,當中的硝酸鹽變成致癌物質亞硝酸鹽,長期食用可能引致較多家庭成員患上胃癌。當然遺傳基因也是成因,但不會佔太高比例。另外,長期胃酸倒流也可以導致胃癌。

主持:醫生你說的「隔夜餸」是指什麼?

醫生:是指隔夜的蔬菜。蔬菜新鮮時是沒問題的,烹調後放置時間久了,當中的硝酸鹽會變成亞硝酸鹽,那是胃癌的致癌物。因此在某些國家,例如韓國及日本,市民經常吃醃製食物,這兩個國家的胃癌病發率亦相對較高,同時亦提供了豐富的數據給同業參考。

主持:胃癌的症狀有什麼?

醫生:很多時症狀是不明顯的,如胃氣多、消化不良。但也有明顯的症狀,包括第一,如果腫瘤是位於食道以及胃連接位之間,病人就有機會在進食時感到有阻礙,有不暢順感覺;第二,如果腫瘤位於胃的出口,病人會常常有飽飽脹脹、不肚餓的感覺,但體重不升反跌;第三,腫瘤以一種潰瘍的形式出現,即胃部受損引致出血。但病人不一定感到痛楚,會面青、貧血,因此容易疲倦,心跳加速。

主持:剛才提到的胃氣多、消化不良、飽飽脹脹感覺,也是都市人常見情況,很多時會吃胃藥,不會想到那麼複雜。

醫生:如吃了胃藥只是紓緩了一陣子,症狀之後又再出現,建議馬上看醫生,接受胃鏡檢查。若檢查結果沒事,至少未來一年會較安心。

主持:胃癌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可以給大家作為提醒?

醫生:第一,如一個月之內沒原因下明顯消瘦,如瘦了十磅,建議盡快接受身體檢查;第二,持續出現面青、心跳比較快的情況,如心跳每分鐘超過100下,可能已經出現貧血的現象;第三,吞嚥有困難,例如吃豬扒一直沒問題但現在有困難,而吃粥或麵等較軟身食物就沒問題。如出現以上情況也不可以再等了,必須盡快接受檢查。

主持:胃癌是否跟其他癌症一樣,都是有分期數?針對不同期數或擴散程度,有什麼醫治方向?

醫生:一旦確診我們需要知道:患有甚麼疾病、嚴重程度以及醫治方法。胃癌分早期、中期、晚期。早期(第一期)是指一個黏膜有少許變異,或者還未擴散去肌肉層,治療方法可以內窺鏡切掉黏膜便可以。若屬中期(第二期),腫瘤比例上較大,但還未擴散至淋巴核,可做微創手術切除腫瘤。但若已擴散至淋巴(第三期),手術未必是一線治療方法,這情況需要找來跨專科醫生,例如腫瘤科醫生等商量處理方法。如屬於晚期(第四期),腫瘤細胞已擴散到身體其他器官,如肺部、肝或骨,治療原則為是希望令病人症狀得到紓緩。

有些情況下,癌細胞只限於腹腔內擴散,但其他地方沒有,以往這類病人存活時間為不超過1年。但近年結合系統性化療,把化療藥直接打往腹腔,即腹腔化療,可有助提升存活率。

主持:癌細胞於腹腔內擴散會否比較麻煩呢?

醫生:腹腔擴散如果不受控制,可以造成腸阻塞、腹腔積水、血管或者輸尿管阻塞等情況。在第四期的胃癌病人之中,有六成是因為腹腔內擴散。現時系統性化療的治療方法,藥物難以穿透腹膜,因此成效有限。但是如果同時將化療藥物注射入血(系統性化療)及注射入腹腔,對於控制腹腔擴散的胃癌成效就可以提高。

主持:若果真的需要切除部分或整個胃部,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醫生:外科手術是治療胃癌的其中一種方法,治療胃癌往往需要跨專科醫生的合作。若真的需要切除胃部,需先決定於腫瘤位置以及擴散程度。胃癌手術分兩部分:切除與重建。重建常有兩至三種方法。如果腫瘤在胃遠端位置,我們只需作一個遠端胃切除便足夠。但若果腫瘤位置在比較近的位置,即是胃部上方,則可能需要做全胃切除手術。

如果病人需要做部分或者遠端位置切除,其實生活質素也不太受影響,因為仍有餘下的胃部可用,有些病人手術後生活質素亦不錯。進行全胃切除手術的病人,可能會擔心日後如何消化食物?事實上真正消化食物的地方是小腸,胃的主要功能是器官儲存食物。因此手術後初期,病人需要進食流質食物,「少食多餐」去適應。手術一星期後,病人可以進食一些半固體食物。大概在術後兩至三個月,已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所以手術未必對病人生活質素造成很大的影響,往後也可以如一般人一日三餐。不過需要留意,病人身體會吸收不到維他命B12,因此需要定期打針。

主持:如缺乏維他命B12會有什麼問題?

醫生:維他命B12是其中一種製造紅血球的營養,如缺乏會導致貧血。

主持:胃癌存活率是多少呢?胃癌復發的情況又是如何呢?可如何預防?

醫生:胃癌存活率多因應期數而不同。如果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是超過九成半;到第二至第三期,五年存活率可能降到少於一半;至於到第四期的,以現在傳統治療, 兩年存活率少於10% 。

若要監測胃癌復發,原則性有三個方法:第一是抽血,第二是內窺鏡檢查,第三是造影檢查。抽血可了解癌症指數,大部分病人於身體有癌症復發時,癌症指數是會上升的。而手術後一至兩年,建議照胃鏡以及進行掃描,監測腫瘤有否復發跡象。病人常在術後兩年復發,所以建議所有癌症病人,最好在兩年內與同一位主診醫生進行覆診。

主持:謝謝唐醫生,今日了解到胃癌成因及醫治方法,最重要是希望大家不要因為疫情關係延誤醫治。

唐琼雄醫生
Dr. TONG King Hung
養和醫院外科專科醫生

  •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 香港大學外科碩士
  •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員
  • 澳洲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外科)

更多相關文章: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header_02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