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 情緒管理 心臟病 】 學會情緒管理 心臟 健康好幫手

情緒跟心臟病息息相關,因為情緒波動,會引發一連串心血管的反應,包括﹕影響交感神經,而引致心跳加快、血壓高、甚至引致心臟血管撕裂或栓塞,從而引玫急性心臟病發,或會引起心律不正,突然死亡的症狀都有可能發生。麥醫生指出,有極端情緒人士患心臟病的風險是2-3倍。

情緒 vs 心臟病

過去2年,由於社會事件和新冠疫情所影響,香港多三至四成患有不同程度的情緒病患者,包括﹕緊張、焦慮、甚至是創傷後遺症,這亦容易引致心臟病病發比率較高。麥醫生認為保持正向思維、社交聯繫以外,亦要保持運動。恆常的中強度運動,第一可以很有效地舒緩情緒﹔第二是提升開心荷爾蒙,如﹕安多酚,以及血清素。其實情緒病,如﹕抑鬱症、焦慮症,都是因為缺少血清素。如果提升血清素,對情緒亦有不同程度的幫助。一般情緒治療或運動方面,效果未如理想,經過醫生評估後,醫生可能會處方血清素補充劑,幫助情緒病、焦慮症等治療。

而極端情緒如抑鬱或緊張,或傷心的事,如﹕面對友人離世,感到震驚,麥醫生指於這些情況下,急性心臟病發的機會高2-3倍,當中有百分之二會很嚴重的心肌破壞,稱為碎心症,又稱為章魚壺症狀,即是心臟突然失去功能,心臟的結構,左心室突然吹漲像個氣球,這個氣球就像章魚壼般,頸很窄,身很闊,這個急情的心肌破壞或心臟創傷,是可以引致突然死亡。所以情緒波動除會導致血管栓塞外,死亡率亦會提升。除了情緒負面反應之外,身體一些大創傷,例如﹕嚴重交通意外,或進行大手術,亦可引起心碎症的情況出現,跟極端情緒有很大關係。麥醫生指出如果病發時及早發覺,便能及早救幫,如果發覺得遲的話,死亡率都高的。

通波仔只是漫長護心歷程的其中一步

甚麼是心絞痛?

如遇上心絞痛,可能是心臟血管突然間不夠血,會引致心絞痛的症狀。典型心絞痛通常是前胸,可能是中間或左邊,感覺像被重物壓着般,像是塊石頭,或有隻手壓著,有時會引致左臂有麻痺感覺,亦有人會感覺到有東西揪著下巴,或有人會感到牙痛,通常就是情緒激動,或劇烈運動時,突然有很劇烈的感覺。當舒緩之後,情況會慢慢好轉。但當心絞痛持續,便已經進入心臟病發的情況,不能輕視。

心絞痛不可以單靠痛的位置去決定是否有心臟病,前胸感覺的神經線,除照顧心臟之外,同時照顧其他器官,例如前胸皮膚上的問題﹕生帶狀疱疹、胸骨發炎,甚至骨膜或胸膜的問題,後面才肺部和心臟,均會引致前胸、左胸或右胸痛。純粹前胸感到不適,未必一定是心臟的原因。引致痛楚的環境因素,可能更為可靠。最常見是進行劇烈運動時,會揪著慢慢劇烈地痛,當暫後運動後痛楚慢慢地消失,這個機會會大一些。因為心絞痛是因為心臟血管不夠血,運動越劇烈,不夠血的情況越明顯,舒緩後情況會減少。這跟運動過程和情緒轉變有一個直接關係的話,患上心臟病的機會亦提高。如果懷疑心臟有問題,第一時間舒緩情緒,減少運動量、多休息,如果痛感持續,便要盡快求醫。如果因為心臟引起的心絞痛,持續10至15分鐘,便已經是急性心臟病,所以不要拖至長時間感到痛才求醫。如果持續感到不適,加上有其他徵狀﹕氣喘、心跳、面青唇白,便要盡快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