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中醫 角度辨識 柏金遜症 的嗅覺減退|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 汪艷娟博士

柏金遜 嗅覺

提起 柏金遜症 ,大多會聯想到手腳間歇出現不受控制的震顫,嚴重患者甚至失去自理能力。原來患上柏金遜症或會令 嗅覺 減退,而嗅覺減退可分為的性質,到底從中醫角度怎樣辨識柏金遜症 的嗅覺減退 呢?

嗅覺障礙可分為:阻塞性(使鼻腔阻塞不通的各種疾病)、末梢感覺性(嗅覺區黏膜的病變、周圍性嗅覺神經病變或損害)、中樞性(各種中樞性嗅神經病變或損害)、混合性、功能性(癔病)等類型。

嗅覺減退可說是柏金遜症的警號。有研究發現柏金遜症患者並不存在嗅球體積減少的情況;另有研究用形態學分析(VBM)發現扣帶回後部與嗅覺識別能力相關,嗅覺減退的早期柏金遜症患者此腦區存在明顯的病理變化,被歸屬為中樞性嗅覺減退。

中醫稱嗅覺減退為「不聞香臭」或者「鼻聾」。鼻為肺之外竅,《靈樞·脈度》云:「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由此可知,該病病位主要在肺。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曰 :「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嗅,其濁氣出入胃,走唇舌而為味。」; 「諸髓之精氣皆上聚於腦,腦為髓海。」《黃帝內經—素問:解精微論篇》道:「泣涕者腦也,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腦滲為涕。」《東垣試效方—鼻不聞香臭論》卷五說:「若因饑飽勞役損傷,脾胃生髮之氣既弱,其營運之氣不能上升,邪害空竅,故不利而不聞香臭也。」縱觀以上所述,本病與脾、心、腎關係密切。

如患者早期嗅覺減退的辯證為:

中氣不足:可與升陷湯或補中益氣湯加減,佐以少量龍腦、紅花;

腎精虧虛證:可與肉蓯蓉丸加減,佐以少量薑黃、石菖蒲。

鼻乃經脈聚焦、清陽交會之處,手足陽明、手足太陽經、督脈均循行於鼻周。故針對嗅覺障礙,臨床常用迎香、鼻通(上迎香)、風池、印堂、合谷等腧穴。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汪艷娟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