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銀屑病可致永久關節變形 如何自我檢測知道患病風險?

治未病-醫療專科-皮膚科-銀屑病

銀屑病 (俗稱牛皮癬)患者的皮膚細胞過度增生,以致出現乾燥、痕癢的厚鱗。如不盡快接受適當的治療,嚴重的更可引致永久關節變形等。在香港,現時約有逾兩萬名銀屑病患者,即大約每300人中便有一名患牛皮癬,約 5,000人病情屬中度至嚴重。究竟有何治療方法?如何自我篩查知道自己的患病風險?

治未病-醫療專科-皮膚科-銀屑病

銀屑病誘發因素眾多

皮膚科專科黎亦翹醫生表示, 銀屑病相信與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有關,且誘發銀屑病的因素眾多,包括皮膚損傷、感染、飲食和肥胖、情緒或壓力、吸煙、暴露在紫外線下藥物及酒精等。

銀屑病一般於十一、二歲,或五十至六十歲病發,可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的皮膚,包括指甲、頭皮及手腳掌等。 銀屑病患者的皮膚細胞增生速度較正常快10倍,當底層的細胞被推到皮膚表層時,便會壞死,造成皮膚表面被銀白色鱗屑覆蓋的紅斑,皮屑亦可能跌落。

治未病-醫療專科-皮膚科-銀屑病

銀屑病共病多 更可致永久關節變形

根據香港銀屑病友會2021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逾半受訪者出現共病,以及6成確診銀屑病關節炎,可見銀屑病共病及銀屑病關節炎問題絕不容忽視。該組織顧問及皮膚科專科陳俊彥醫生表示, 銀屑病關節炎是一種與銀屑病有關的慢性及惡化性關節發炎疾病。研究顯示,60% 銀屑病患者於發病後約5.4年,有機會發展成銀屑病關節炎。除了腰骨或關節痛等,患者可能出現的常見症狀包括:

•晨僵

•感到疲倦

•難以進行日常活動,如雙手做事 、走路均出現困難

嚴重的更可引致永久關節變形、甚至失去活動能力。

治未病-醫療專科-皮膚科-銀屑病

銀屑病自我篩查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銀屑病關節炎篩查,有助大家更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

沒有
1.是否出現關節痛?
2.是否出現僵硬情況 ?
(晨早起床或多於30分鐘沒有活動時)
3.手指、腳趾是否出現腫脹 ?
4.脊柱是否受影響 ?
(與僵硬相關的背痛,隨著活動得到改善)

若2項或以上回答「是」,可能患有銀屑病關節炎。出現僵硬及脊柱受影響,可能患有脊柱銀屑病關節炎。若懷疑患銀屑病關節炎,患者應接受詳細相關檢查。

治未病-醫療專科-皮膚科-銀屑病


銀屑病預防法

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尚無完全治愈的方法。然而,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預防銀屑病發作和減輕症狀的方法:

1. 減少壓力:壓力是銀屑病發作的一個常見觸發因素。學習應對壓力的方法,如放鬆練習、冥想、運動、社交支持等,可以有助於減輕症狀。

2. 穩定心情:情緒波動可能會導致銀屑病的惡化。保持穩定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可以減輕症狀。

3. 避免傷害皮膚:避免過度搔抓或摩擦皮膚,以免引發銀屑病的發作。使用溫和的清潔用品和保濕劑,避免使用可能刺激皮膚的產品。

4. 適度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有助於減輕銀屑病的症狀。然而,過度曝曬陽光可能導致皮膚損傷和其他健康問題。

5. 適當護理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和保濕,使用適合的保濕劑有助於減輕銀屑病的症狀。避免使用刺激皮膚的化學品和肥皂。

6. 適度運動:適度的體育活動可以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和免疫功能,對於銀屑病的管理也有益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避免激烈運動對皮膚造成損傷。

銀屑病治療方式

銀屑病的治療目標是清除銀屑斑塊,令患者的皮膚達至與一般人無顯著分別,即光滑皮膚(Clear skin)。歐洲藥物管理局(EMA)早前重新定義「成功治療」的目標,為銀屑病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PASI)達至PASI 90或更佳,即治療後患者情況有90%改善。

現時治療銀屑病的方法普遍有外用藥物、照光治療、口服系統性治療及生物製劑。部份生物製劑能達PASI 90或更佳的反應。然而,全面治療不只著眼於皮膚,還要處理肉眼看不見的症狀,如關節及脊柱症狀。因為高達70% 銀屑病關節炎患者會出現炎性背痛,可影響活動能力,如沒有適切治療,患者頸椎,以至身體的活動能力均會顯著下降。

治未病-醫療專科-皮膚科-銀屑病

銀屑病個案分享

現時29歲的胡小姐,本身為註冊護士,6年前已確診銀屑病及銀屑病關節炎。原來她中學時期,皮膚開始出現症狀,當時醫生診斷為濕疹,除了手肘和膝蓋位置,背部及頭皮位置的發炎情況最為嚴重。

2015年開始手指關節感到痛楚,直至2016年年底,向皮膚科專科醫生求診,才確診患銀屑病 ,醫生亦提醒她, 銀屑病患者有機會出現 銀屑病關節炎,2017年年中終被風濕科專科醫生確診為銀屑病關節炎。

除了手指關節痛,胡小姐的手指還會紅腫,曾出現俗稱「腸仔手」 的情況,工作寫字時感到困難。她還有其他症狀,包括晨僵,更曾數次因為膝頭嚴重關節痛而無法上班。日常生活亦大受影響,例如有一次覆診,下車地點距離診所只有一街之隔,短短的步程卻需要休息3次才能到達。

確診銀屑病及銀屑病關節炎後,胡小姐最初獲處方口服藥物,但病情控制未算理想,及後在醫生建議下轉用生物製劑,皮膚及關節症狀終得到有效控制,現時沒有出現任何銀屑病關節炎症狀。

作為護士以及銀屑病和銀屑病關節炎患者,她建議銀屑病患者應與皮膚科專科醫生緊密溝通,特別是政府醫院求診者。因為政府醫院求診者眾多,診症時間往往較短,患者應多留意自己的病情及有沒有出現共病症狀,如腰背、關節痛等,覆診時主動向醫生報告,以便盡快得到妥善的處理。

治未病-醫療專科-皮膚科-銀屑病
胡小姐現職護士,年僅20多歲已確診銀屑病及銀屑病關節炎。

患銀屑病關節共病若延遲診斷及治療,可引致關節變形及失去活動能力,所以患者應向皮膚科專科醫生報告任何症狀,包括腰痛或關節痛問題。另外, 患者應及早進行銀屑病關節炎篩查及相關共病檢查,以便盡早開展適當治療,有助控制病情。

資料及部分相片來源:銀屑病把「 關 」行動、香港 銀屑病 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