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長假期,餐飲聚會一定少不了,容易吃多、熱氣煎炸也吃多了,加上假期不少人捱夜、夜睡,出現目乾口乾的情況,容易 消化不良 或熱氣。究竟從中醫角度,如何解釋 消化不良 ?有哪些 茶飲或湯水 具有 消滯 之效?
食積有寒熱虛實之分
《黃帝內經》:「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在中醫角度,飲食過量會損傷脾胃,有些人脾胃功能較差,消化能力較慢,繼而影響脾胃正常運化功能,使食物停滯於腸胃,出現胃脹、胃氣、嘔吐、甚至脘腹脹痛、噯腐吞酸(編按:吞酸是指酸水自胃上激於咽喉之間,未及吐出又復吞嚥,其酸味尤如刺心的感覺。噯氣即打嗝。)的症狀。
食積亦有寒熱虛實之分,胃熱、胃寒都會出現 消化不良 。胃熱者因一時飲食過量,使胃部難以承受大量食物,引致 消化不良 ,出現便秘問題;胃寒者則本身脾胃虛弱,胃口欠佳,即使進食量少,也會因脾胃功能太差,腸胃來不及消化,而導致腹部脹滿、腹瀉。
消滯 茶飲/湯水推介
如有食滯之不適,可以服用以下 消滯 茶飲或湯水,以舒緩症狀。
1.山楂蘋果茶 消滯 茶(1-2人份量)
材料:山楂20克、蘋果2個
做法:山楂洗淨,蘋果去皮核,加入清水5碗,中火煲1小時。
功效:消食化滯,健脾和胃,有助脂肪分解,潤腸通便。
注意:孕婦不宜服用。
2.麥芽谷芽茶(1-2人份量)
材料:麥芽、谷芽各15克
做法:沖洗麥芽、谷芽後,加入清水5碗,中火煲1小時。
功效:麥芽可下氣、消滯,特別適用於吃得過多小麥製的食物,如餃子、意大利粉、麵包等。谷芽可清熱,也對胃部有好處,可解決胃腹滯脹、消化能力弱、熱氣、有口氣等問題。
注意:麥芽還可回乳,故哺乳的婦女不宜使用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