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ADHD 非小童專利 越早斷症越有利 | ADHD人生路 黃宗顯醫生

ADHD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中文譯名「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此病常見小童群組界別,到底成年人會否患上 ADHD ?最早發病年齡是幾時?如何斷症及治療?延醫會有何後果? 今集「我的事務所」劉婉芬就請來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講解。

ADHD

症狀 在12歲前出現

ADHD 顧名思義,分為「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兩個部分1。所有年齡層的朋友,都有機會患上 ADHD ,並非小朋友專利;但由於很多個案都是確診於孩童時期,才令人誤以為只有小童才會患上此症1。黃醫生說,根據臨床經驗,ADHD症狀通常於12歲前出現,以往斷症會以7歲作為界線,現時則會以12歲前作分界2,而當中又有約65%個案,症狀會持續到成人階段3

延醫 負面影響極大

ADHD 是一個生理上的疾病,源於腦部前額葉的多巴胺分泌出現異常所致4。過往由於人們對此病缺乏認識,很多患者都有「被延醫」的問題。

黃醫生解釋,家長看見 ADHD 小孩,會以為他們是孩子氣、頑皮,只以打罵或安排更多補習課程等方式「解決問題」,最後卻發現完全無補於事。若ADHD問題得不到適時處理,對生活會有極大影響﹕處於孩童期的患者,會嚴重影響其學業及學習發展、成人患者則會影響其事業發展。而不論小孩或成人,均會出現跟朋輩相處困難等社交問題1

ADHD

斷症指引 不同年齡階段症狀不同

黃醫生續說,醫學界對 ADHD 有診斷指引,不同年齡層不同症狀1

像學前期的小童,就會出現過動、衝動之症狀1,「坐不定」,會發生很多肢體撞傷、跌瘀的意外。雖然醫學診斷指引沒有明確指出孩童多大才能斷症,但據黃醫生的臨床經驗,他最少的ADHD確診病人為2歲,而有些個案3歲時的症狀已十分明顯,如見醫生時會「不停搞弄身邊物件,將燈掣、櫃桶等不斷開閂,沒有一秒能停下來」。但黃醫生亦補充,太小的孩童多數需要觀察一段時間、詢問父母教師大量資料,才能把個案標示為懷疑個案或斷症1

至於學習期的孩童,症狀則多在認知功能上,亦會表現專注力不足,過動衝動症狀會相對幼兒時較少1。成年人則會出現工作時專注力不足,與同袍溝通出現問題的症狀5

ADHD

ADHD的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法

ADHD在治療上可分為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黃醫生說,六歲以前,不會考慮藥物介入治療6

藥物治療又可分為刺激中樞神經藥物 及 非刺激中樞神經藥物,兩者都是都是調節腦神經分泌物,令分泌重新達到平衡狀態,改善患者症狀1

非藥物治療則分為家長教育介入、行為介入,用作為小童調整行為1。醫生會教家長鍛練孩童的耐性,如使用賞罰制度,因應孩童的行為能否達到家長要求而處以賞罰1

另外還有運動治療及營養補充治療。有研究指,運動能幫助專注力不足的小童7;而有研究指,ADHD小童有營養素上的缺損,例如是脂肪酸、鋅、鐵質等1

ADHD

參考資料

1.        CADDRA – Canadian ADHD Resource Alliance: Canadian ADHD Practice Guidelines, 4.1 Edition, Toronto ON; CADDRA, 2020.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ymptoms and Diagnosis of ADHD. https://www.cdc.gov/ncbddd/adhd/diagnosis.html. Accessed February 9, 2021.
3.        Agnew-Blais JC, et al. JAMA Psychiatry. 2016;73(7):713-720.
4.        Nakao T,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11;168(11):1154-1163.
5.        Centre for ADHD Awareness Canada. Understanding Adult ADHD. https://caddac.ca/adhd/understanding-adhd/in-adulthood/understanding-adult-adhd/. Accessed March 12, 2021.
6.        Wolraich ML, et al. Pediatrics. 2019;144(4):e20192528.
7.        Kang KD, et al. Int J Sports Med. 2011;32(12):953-959.

以上資料由受訪者提供
此專欄由武田藥品全力支持
C-ANPROM/HK/Vyv/0038(0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