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白內障 病人人工晶體的選擇 |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

主持:今日邀請了養和醫院的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醫生,什麼是 白內障 呢?

醫生:眼球內有個晶體,負責對焦,令影像出現於視網膜上,白內障即是晶體變得混濁,大部份的 白內障 患者都是跟年齡有關,但有些疾病,例如糖尿病、眼睛曾進行多次手術都會令白內障提早出現。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有 白內障 ,只是程度不一樣,有些人50歲初就已很嚴重要進行手術,有些人到80歲都未需要進行手術。



主持: 為什麼差異會這麼大呢?

醫生: 這跟自身的基因及深近視都有關係,以往因為技術限制,所以要等白內障「熟了」才可以進行手術,而現在的技術是把白內障以超聲波打碎後再吸它出來,對眼睛細胞的傷害就會較少,所以一般都會建議當白內障影響到生活時便應考慮進行手術,現在透過白內障手術更可植入人工晶體,同時達到矯視的效果。


主持: 當視力變模糊時就應該進行手術嗎?

醫生 :這因應不同情況而定,病人應與眼科醫生溝通,因為不同人對視力的需求都不一樣,即使很輕微的視力影響,對某些職業,例如要經常對電腦的人士而言影響也可以很大,如果視力的需求只用於看電視,手術遲一點進行也可以。

主持: 會有人連自己有白內障都不知道嗎?

醫生: 會的,因為白內障初期未必會有很明顯的病徵,可能只是於圖像上的小改變,你或會覺得是近視加深了,直至當換了鏡片後視力仍然模糊時,才會找醫生。

主持: 白內障會令近視減少嗎?

醫生: 會的,視乎白內障形成的位置,主要是因為影響了折射,所以近視度數就會改變。

主持: 如果因為白內障的關係而令患者視力模糊的話,只要進行白內障手術就可以令他視力回復清晰,是嗎?

醫生: 某程度這個說法是對的,但都要視乎白內障「熟」的程度,如果病人的白內障一直都不處理,就有機會出現過熟因而發炎,周邊的韌帶就會鬆脫,令手術變得複雜及降低手術的成功率,不過現今社會很少人會等到這麼熟才進行手術。

如何進行 白內障 手術?

主持: 你可講解一下白內障手術嗎?

醫生: 手術過程約10至15分鐘,如果過熟的話,手術所需時間就會長一點,大部份的情況病人只需局部麻醉,但有些情況會需要全身麻醉,例如病人很害怕,擔心他手術時會動,因為這會增加我們於顯微鏡進行手術的難度;亦有些人想自己舒服一點而進行全身麻醉,事實上白內障手術的全身麻醉其實只是睡眠監察麻醉。

主持:有什麼不一樣呢?

醫生: 全身麻醉需要靠儀器幫助呼吸,而睡眠監察麻醉病人只是進入了深層睡眠,可以自己呼吸。

主持: 多人會選擇睡眠監察麻醉嗎?

醫生: 多的。

主持: 有什麼風險嗎?

醫生: 手術前我們也會先評估病人情況,得知手術的複雜程度,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很安全的。一些晶體不穩定的病人,我們會先跟病人溝通,建議他睡眠監察麻醉下進行手術,因為晶體不穩定的話有機會不能簡單地將白內障抽出,而且之後要用針線把傷口縫上才可以,但就會有痛楚。

主持: 如果本身需要長期服食藥物的人士,進行白內障手術後需要有什麼跟進嗎?


醫生: 睡眠監測麻醉需於空肚下進行,糖尿藥有可能就要減半;而如果有服食薄血丸的話,如果手術不是複雜的話,是不需要停服的,但如果要停的話,要停多長的時間就視乎心臟科醫生的建議。

主持: 有什麼人的風險會較高或不適合進行白內障手術呢?

醫生: 要留意麻醉的風險,如果腎臟或心臟有相關疾病的病人就要先評估是否可以承受麻醉的風險。

主持: 白內障的手術過程是怎樣的呢?

醫生: 手術是微創的,會用一個很細小的儀器於眼角膜邊緣開一個2毫米的傷口,再用儀器伸入去晶體的位置,利用超聲波把混濁的晶體打碎然後吸出來,之後植入人工晶體。

主持: 把混濁的晶體打碎然後吸出來,是處理白內障的唯一方法嗎?

醫生:混濁的晶體必須通過超聲波打碎的過程,至於在角膜邊緣開切口的步驟,可以利用激光進行切割。

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

主持: 病人應怎樣選擇人工晶體呢?

醫生: 要了解病人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需要及視力要求,以選擇一個適合他的人工晶體。最簡單的人工晶體可以矯正近視、散光及老花,但人工晶體的視力未必能及年輕時的晶體好,會有些少限制,有些人工晶體看中距離事物較好,有些則看遠距離較好,視乎病人對視力的要求。

主持: 如果本身有老花,而需要經常看手機,應選擇哪種人工晶體呢?

醫生: 人工晶體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單焦距,另一種是多焦距。單焦距人工晶體即是只有一個距離看事物時看得清楚,看其他距離的事物就要利用眼鏡輔助;多焦距人工晶體就是有不同的焦點。如果患者主要看近距離的事物,會建議雙眼都用單焦距人工晶體,即大概100至200度的近視,平時需要配戴一個低度數的眼鏡。如果有些人遠及近距離的事物都想看清楚的話,又不介意有時需要配戴眼睛,可以選擇單眼視覺治療(Monovision),即是一隻眼看遠距離事物清楚,另一隻眼睛看近距離的事物清楚,但就需要用些少時間適應,手術前會先評估患者是否能夠接受,通常有配戴隱形眼鏡的人會較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