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幻愛》劉俊謙演活思覺失調患者 一文看懂甚麼是 思覺失調 |影視睇健康

最近上映的香港電影《幻愛》獲得網民一致好評,而當中飾精神病患者男主角李志樂的演員劉俊謙,亦成功令觀眾對 思覺失調 有更深認識。幻覺、妄想之外思覺失調患者還有甚麼徵狀?而思覺失調患者需要多久時間才能痊癒呢?

甚麼是 思覺失調 ?

思覺失調是一種腦部疾病,以前被稱為精神分裂症,自2001年起在香港沿用至今。它指的是一組症狀或不正常的精神狀態。

全球人口中大概有3%的人,在一生中曾經出現過思覺失調的症狀。按香港的人口結構比例計算,每年每一萬人中會有5個新個案。不同年齡的人也有機會患上思覺失調,而較常會出現在15至25歲青少年的身上,每年大約有700名屬該年齡範圍的青少年出現思覺失調現象。

當經歷思覺失調時,患者的思維、情緒和感覺會與現實脫離。思覺失調的患者會出現正性和負性徵狀。

思覺失調 的徵狀

正性徵狀

妄想
一種脫離現實的想法,患者會深信不疑。大部份患者會變得多疑,例如他們會認為自己被監視、跟蹤、迫害、思想被控制或入侵,有的會以為有陌生人在討論自己。

幻覺
患者看到、聽到或感覺到一些不存在的事物或聲音,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非常真實的感覺。例如他們獨處時卻聽到有人對他們說話,也有可能會自言自語或無故地笑或發怒等。

思想及言語紊亂
說話急速或語無倫次,談話內容貧乏及常常離題,使人難以明白。

由於這些想法及感覺對患者來說非常真實,而且多數也是相當負面的,因此他們的情緒及行為也有機會被這些想法及感覺所支配。除此以外,思覺失調的患者亦有機會出現其他症狀:

負性徵狀

對身邊的人或事缺少興趣    
不想接觸別人、不願意上學或上班、睡眠增多、活動減少。

情感表現平板、麻木
面部表情缺少變化,對周圍的事沒有情緒上的反應。

言語貧乏
很少說話,變得沉默寡言。

疏於自理
忽視個人儀容及衛生,例如不洗澡、不理頭髮及衣著等。
 
由於這些徵狀較不明顯,家人或朋友有機會誤以為這些行為是患者的性格或態度所致,誤以為患者懶惰、不上進或不願作出改變,導致我們怪罪於患者。如我們發現身邊人出現以上情況,情緒波動或生理機能不像以往一樣,並已持續一至二週以上,影響社交及家庭等生活層面,我們應盡早求助。

患者若及早接受專業治理,一般都會康復。每位患者的症狀和康復過程因受個人及環境的因素影響而因人而異。家人或其身邊的人在患者患病的各個階段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思覺失調 的成因

現時科學不能完全確定思覺失調的成因,針對思覺失調症是否因後天因素而發病有諸多討論,通常認為童年家庭關係不睦、青春期或少年發展時所遭遇的生活壓力,也可能促使思覺失調症發病。多數共識認為,基因和環境都會提升思覺失調症的發病機率,兩者通常共同影響。但也有一些病患是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發病。

1. 遺傳因素,有思覺失調症的家族史(尤其是父母親)

2. 家庭關係不睦

3. 出生前受到創傷或病毒感染

4. 經歷過某些引起壓力的事件,像是離婚和失業等等

5. 藥物濫用(大麻或某些迷幻藥等等)

成因未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思覺失調是一種腦部的疾病,研究指出思覺失調的症狀是由腦部其中一種化學物質多巴胺失衡所導致。腦的中腦邊緣系統會分泌過量的多巴胺,使大腦的活動過於活躍,讓人看到正常情況下看不見的東西,聽到正常情況下聽不見的東西。而在接下來的慢性期則相反,大腦的活動變得過於萎靡,使人變得沒有精神、沒有動力。咸認是中腦皮質的多巴胺受到抑制,才產生了負性症狀。當抑制多巴胺的血清素處於優勢,就會產生負性症狀。

來源:華人健康網

治療方法

處理思覺失調有很多方法,當中包括藥物治療及心理社交治療等,照顧患者多方面的需要。


藥物治療扮演著一個基本的角色。它一方面能有效地減退思覺失調的徵狀,並減少徵狀帶來的不安和困擾,另一方面也能預防復發。藥物一般透過調節腦部內的多巴胺而發揮效用。


除藥物治療外,心理社交治療也在治療思覺失調的過程中擔當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心理社交治療可以是個人輔導或小組輔導。由不同的專業人員按患者的需要而設計出各種介入方法,以提升患者心理、社交、疾病處理等生活各方面的能力。透過心理輔導、心理教育和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逐步改善情況。
 
一般來說,患者不需要長期隔離在醫院和院舍,大部分患者也可在社區中接受治療。事實上,患者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有充足的能力協助患者康復,若我們選擇理解患者的感受、從旁支持和鼓勵,患者便更有動力走上康復的道路。

康復之路

康復同時亦可被理解為病徵減少。在患者服藥後數天至數週後,妄想和幻覺會漸漸減退,但這情況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受病徵影響的時間可能會較長,甚至有些已消失的徵狀或會再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會使人認為康復的進度緩慢,而感到氣餒、失落和絕望。儘管如此,我們也需積極與醫護團隊反映情況,他們會為患者尋找合適的治療方法。儘管過程可能較漫長,但我們知道思覺失調患者有很大機會能夠康復的。一般而言,服藥一至兩年後大部分患者的負性徵狀也會逐漸減退,開始回復以往的活動和社交生活,患者也有機會再次工作或上學。

​患者康復後仍有機會復發,研究顯示思覺失調患者之中,有大概一半的患者在1至3年內,正性病徵(例如妄想、幻覺及思想和言語紊亂的徵狀)會再次出現。增加復發機會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是:

不按指示服藥
香港近期有研究顯示,大概八成病人在停藥後一年內復發

患有物質使用障礙 (Substance Use Disorder)
濫用藥物,例如K仔、咳藥水等,也會加添復發的機會

個人壓力
個人面對的壓力和處理壓力的能力亦與復發有關係

患者和家人需要理解患者康復後,思覺失調是有機會復發的。每個人的情況有別,現時醫學界不能很準確地估計每個人復發的機會率,但重要的是患者及家人對復發的可能性及預防復發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及早發現在復發時的病徵,盡早作出適當的處理,便可使康復的過程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