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精彩節目內容:
————————————————————
中風是導致全球第二多死亡的疾病,亦是導致殘障的常見原因。雖然高收入國家的整體中風發病率呈下降趨勢,但全球年輕人口中風發病率卻在上升。香港每年約有3000千人死於中風,不少人認為只有年長人士才會有此問題,事實又是否如此? 今集節目請來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榮休教授,腦神經科專科黃家星醫生為我們解惑。
中風成因
中風一症在中國人中特別常見,發病率較其他國家高。黃醫生解釋這或與中國人的基因和飲食習慣有關,導致其大腦血管阻塞較常見,而外國人曾則多是頸部血管阻塞。中風的高危因素可分為可預防和無法避免。
–
無法避免的因素包括 :
•年紀
•基因
•家族史
–
黃醫生表示中風患者平均年齡為70至80歲,但亦不是所有中風病人也是長者,病症正出現年輕化趨勢。此外,如親屬有中風歷史的話,自己中風機會亦會增加。
–
而可預防的因素包括 :
•三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高)
•吸煙
•心臟病(心律不正也會引發中風危機)
–
這三個因素佔中風整體成因九成,由此可見中風可預防的程度很高,只要維持健康生活,即使是高風險人士也能減低中風機會率。
中風無前兆 難以避免?
黃醫生承認中風事發突然,正如其名字所示它就如一股突如其來的邪風,使老人瞬間身體無力,甚至癱瘓。但他亦指大中風發生前四分一人會有小中風,小大風的症狀和大中風相若,但通常會在24小時內自行恢復。很多人以為只是身體乏力數小時,不會有大問題,因而掉以輕心。發生小中風後通常一兩天內便會出現大中風,因血管已經開始不穩定,慢慢地由小許阻塞變成完全阻塞,最終引發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