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次數過多即屬尿頻?原來病態尿頻除了小便次數,還需要觀察每次尿量,結合身高、體重、飲水量、排汗量等綜合判斷,難以單從每天小便的次數判斷是否尿頻。今集請到泌尿外科專科何國樑醫生為大家講解尿頻的健康資訊。
尿頻難以只從小便次數定義
成年人一日應該去幾多次廁所?何醫生提醒,小便頻率關乎性別、身高、季節影響排汗量,需結合每人日常活動、飲水量等綜合判斷。但除了小便次數,還需結合每次的尿量作出綜合判斷。
譬如戶外工作者,為減少小便次數盡量避免飲水,然而夏天在戶外高溫下工作,水分攝取不足可能造成身體脫水和中暑,即使小便次數很少,同樣會造成其他健康問題。
何醫生再舉例,譬如冬天少出汗,一位成年人如果飲水量達1.5至2公升,每天小便次數有8至10次,小便量亦達超過1.5公升,即使小便次數多,但尿量大而且尿液比較清澈不會過濃,也屬健康。
病態尿頻是什麼?
所謂病態尿頻,即尿頻的程度需要求醫,何醫生指最常見的尿頻是患者經常小便完不久又想再小便,而且每次尿量都不多。多數求診者都受都市人的生活習慣影響,日常經常飲用咖啡、奶茶等含有咖啡因會刺激小便的飲品,更利尿亦會更容易感到「急尿」。
尿頻分為泌尿系統和非泌尿系統的問題。非泌尿系統的問題,例如糖尿病,會出現消渴症,經常感到口渴,大量飲水從而經常小便。何醫生強調,患者求診時醫生會首先排除這類問題。
另外心臟衰竭會影響身體水分和荷爾蒙分泌,亦會更經常小便;有睡眠窒息的患者,體內荷爾蒙亦會受影響,同樣可能更經常小便。
泌尿系統問題又分為結構性和功能性問題:
結構性問題,例如膀胱不停不規律收縮,常見男士前列腺增生,加速衰老會導致膀胱更經常不規律地收縮產生尿意;
其他結構性問題,例如結石或腫瘤,無論前列腺或膀胱的結石或腫瘤,都會因異物感導致膀胱更經常收縮從而產生尿意。
針對糖尿患者的尿頻情況,可以透過驗血檢查血糖水平;
針對心臟衰竭患者的尿頻情況,往往患者求診時會有明顯的面腫、手腫腳腫等情況,可以進一步作心臟檢查;
至於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尿頻,可以透過尿流速檢查、內窺鏡檢查等確定患者的前列腺、膀胱等夾內部健康狀況。至於治療,醫生會根據病因為患者定制治療方案,對症下藥。
結構上的尿頻問題一般會考慮以手術移除結石或腫瘤,針對前列腺增生,還可使用藥物輔助,需視乎增生的嚴重程度。
何醫生強調,無論針對結石或前列腺增生的手術,任何手術風險都會隨患者年紀而增加。針對結石採取手術,一般康復率達95%,每年復發率1-2%,越早發現,越早求診,治療難度越低。
最後何醫生提醒,許多長者認為尿頻屬於機能退化現象,無需治療,延誤了治療和對病情的控制,最後限制了自身的日常活動。其實無論屬於結構性抑或功能性問題,現今醫學昌明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尿頻的狀況,提高生活質素。發現相關身體變化,記得及時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