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想得太多陷入負能量旋渦 高敏一族必看3類常見焦慮症|養和醫院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

新城健康+養和醫院

你常常被別人說「太敏感」、「想太多」嗎?你也常常聞到一些不悅人的淡淡味道、惱人的細微噪音,但身邊的人卻毫無反應嗎?你是否曾因為以上種種原因而懷疑自己與他人不同? 那麼,你很有可能高敏感一族(Highly Sensitive People, HSP)之一。高敏感一族不是疾病,是一種性格,但不理解自己的性格傾向,反而更易把自己捲入負能量旋渦……

治未病-醫療專科-情緒溫度計-焦慮與治療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博士,今天的話題與身心健康有關,主題是「想得太多」,為什麼想講解這個題目?

博士:想必大家日常一定聽過身邊的人說「你想多了吧」,但根據我的臨牀經驗,很多人很多時候都會擔心很多事情,在思考過程之中亦會想得太多,而且花很多時間專注於擔憂的情緒,部分人更因而產生一些情緒病如焦慮症等,因此我認為要關注這個問題。

主持:有時想得太多,會令人情緒不穩,可能有抑鬱、驚恐的情況,如果從精神科的角度出發,引致驚恐或抑鬱是否與想得太多有關?


博士:其實每個人,包括你和我都有機會想得太多。面對生活不同的壓力以及未知因素,人總會以思考應對。部分人是「天跌下來當被蓋」,不會特別去想;亦有人會多想一步,找出應對的方法,及早計劃下一步,這是面對現實的策略。

但有些人因為個人性格使然,當事情出現偏差、無法完成、不成功、出亂子或因本身過分追求完美不能接受事情有可能出錯,因而想出各種各樣出錯的可能性。如果可以找出問題並作出改善,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本身是容易擔憂的人,一旦想得太極端,即使面對不可能發生的事,也會一整天提心吊膽,覺得事情一旦發生會無法應付,終日感到不知所措。

治未病-醫療專科-情緒溫度計-焦慮與治療

主持:是否有些人會因想太多而慢慢引致精神疾病?抑或是因為有些精神病會令性格較內向或容易想太多的人不自覺將問題擴大?

博士:根據臨床經驗,有部分病人的情緒問題其實已屆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階段,他們出現了很多徵狀,對他們生活造成困擾,病人通常因為無法做到想做的事情而求助。臨床心理學家會幫病人逐點拆解,找出問題根源,有病人本身的性格可能傾向將自己置於悲慘狀態,因此我們在治療過程中要協助他們理解自己的本性。

我希望可藉著本集節目的分享,令一般市民明白,有時不期然想得太多並不一定會出現情緒問題,但如果有這方面的傾向,應多加注意,作出適當預防。


大部分病人因為出現徵狀而察覺自己的情緒問題,常見的徵狀包括失眠、整天悶悶不樂、難以集中精神,以及在很多方面的辦事效率下降等。由於這些病人通常很認真和在意自己的表現,所以當自己表現不理想,便會很快察覺到自己跟平日不一樣,進而求助。

主持:如果患有焦慮症,除了平日想得太多、失眠之外,還有什麼徵狀是應該立即求助?

博士:其實一般焦慮症徵狀,包括剛才我提到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身邊的人都會察覺得到,例如病人突然變得神不守舍,或做事好像失去信心、變得寡言;如果發現自己總是糾纏於同一問題上,生活上不能感到輕鬆愉快,便要留意。


部分人的焦慮症會出現生理上的徵狀,譬如睡眠不佳、食慾不振、經常感到疲累。當睡眠質素欠佳時,白天時精神更加疲勞,整個人的動力亦會大打折扣;當狀態變得很差,病人自己會更不開心,擔憂的情緒也會變得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治未病-醫療專科-情緒溫度計-焦慮與治療

主持:從臨床心理學家的角度而言,有什麼治療焦慮症的方法?

博士:治療方法視乎焦慮症的種類而定,但不同種類的焦慮症病人,在思考上一般都有共通的地方。常見如廣泛性焦慮症,就是會擔心生活上所有事情,每一件事都設想為最壞的情況、認定會有危機出現、擔心事情會對自己不利等,整天像熱鍋上的螞蟻。

另外,突發性恐慌症的病人會忽然因為身體上的一些徵狀,擔心自己身體會出現嚴重的問題,甚至有生命威脅,於是常常去看醫生或經常做很多事情去確保自己健康。但這類病人即使求醫後仍然不安心,或只能放鬆一段短時間,很快又再求醫,長此下去最嚴重可能會演變為疑病症。

至於社交焦慮症的病人,最主要是害怕與他人接觸,而且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即使對方沒有做任何行動,患者仍會不停設想對方可能對自己不利,因而變得緊張,他們先入為主的想法往往令他們不能詳細判斷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例如有病人走進餐廳時,有食客只是剛好看了他一眼,完全沒有任何意思,但病人卻會覺得對方在批評自己,這是一個典型想得太多的例子。病人過於敏感,過於關注別人的「眉頭眼額」,令自己渾身不自在,因而想逃避並減少在公眾地方出現。


大部分病人均是比較敏感、易受刺激,而且易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大多是負面和對自己不利的。值得留意的是,這些病人往往會將事情災難化,認為問題必然會發生,並將焦點集中在負面的地方,不願看清事情全貌。事實上,生活並不只有負面的問題,還有很多其他方面,有病人在其他方面表現卓越和優勝,卻經常只會把小問題放大,縮小自己的優勢,令自己整天處於不安的狀態。

治未病-醫療專科-情緒溫度計-焦慮與治療

有部分人可能已經習慣想得太多卻不自知,即使從小一直沒有發生特別的事,但仍不時浮現負面想法。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定能力應對壓力,患者有機會已習慣了長時間承受壓力,但當壓力達到頂點時便可能應付不來。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會似乎好端端的卻突然在某個時刻出現問題的緣故,從樂觀的角度來看,亂子出現了,病人終於認清自己的情緒或長期壓力問題,有助思考及找出方法應對。

主持:是否可以通過行為或認知治療,讓病人認識自己多一點,從而改變其固有想法?

博士:沒錯,有些想法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繼而影響行為,甚至身體,這就像一個漩渦,互為牽連,引發惡性循環。如果思考方式依舊,不能認清自己想得太多的問題,永遠只在行為上避開某些處境,對解決自身問題是沒有幫助的,所以治療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協助病人認清自己的想法,了解他們對於擔心的情況所產生的自然反應,然後與病人一同找出應對方法。


主持:今晚多謝馮博士,如有情緒困擾,可以尋求第三方專業人士的意見,有助認清自己的想法,希望日後有機會再談,再見。

新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