膕繩肌拉傷是常見的下肢運動創傷。快速奔跑、射波等都是常見觸發相關肌肉受傷的動作,所以不少跑手、足球員等常經歷膕繩肌拉傷之苦。拉傷過後,患者一般會感到大腿後側局部位置腫脹和壓痛,走路時有肌肉拉扯的痛感。一旦出事後,該如何急救?那些運動可訓練膕繩肌?
精彩節目內容推介:
何謂膕繩肌拉傷?
膕繩肌由三組肌肉所組成,由臀部(坐骨)連接到膝蓋後方,其肌肉作用是彎曲膝關節和伸展髖關節。膕繩肌伸展過度、收縮過猛或直接撞擊都有機會令肌肉纖維受損,形成膕繩肌拉傷。尤其是當肌肉處於離心收縮時,肌肉纖維在發力的同時伸長,較容易導致肌肉組織出現微小撕裂和損傷。若肌肉已處於繃緊或疲勞狀態,或負荷過重,則更容易令肌肉受傷。
常見的受傷動作包括快速奔跑、跨步向前、突然轉向、射波、急停等動作。因此該創傷常見於跑手、足球員、欖球運動員等等。而部分人受傷前已有「抽筋」的感覺,勉強完成伸展,痛楚輕微減輕再繼續作高強度運動,因此令膕繩肌拉傷。
拉傷後出現瘀傷
拉傷過後,患者一般會感到大腿後側局部位置腫脹和壓痛,走路時有肌肉拉扯的痛感,伸直膝頭向前抬腿或用力屈曲膝關節會感到疼痛。若皮下肌肉出血嚴重,甚至會在受傷一至數天後,患處出現瘀傷和腫塊。下圖由病人提供的相片,拉傷後數天才出現的瘀傷。
受傷初期用「P.R.I.C.E」處理
受傷初期,可根據急救的「P.R.I.C.E」原則(即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處理:可以敷冰、以彈性壓力繃帶對患處加壓,和盡量抬高下肢。一般拉傷後都因痛楚和無法用力而不能繼續運動,而繼續跑動和勉強作伸展亦有機會加劇膕繩肌的傷勢,因此應立即停止。
物理治療師會先作檢查以確認傷勢,加壓治療、針灸、超聲波、適當的按摩等物理治療方法,可加快消腫和減痛。受傷頭兩星期密集的物理治療,配合醫生處方的消炎止痛藥可加快復原進度。
當痛楚和腫脹慢慢消退,物理治療師會評估病人復原進度再決定應否開始進行膕繩肌的伸展和鍛鍊。其後視乎病人參與的運動種類,再作專項訓練,以協助病人安全重返賽場。我們亦會教授病人正確的暖身和恢復的動作、增加膕繩肌離心肌力的鍛鍊、和改善運動姿,以防再次受傷。
訓練膕繩肌運動介紹
想減低膕繩肌拉傷的機會,大家可參考由復康導師林焯賢示範的兩款相關運動。
1.膕繩肌伸展運動
2.膕繩肌肌力強化運動
步驟1:躺平,抬起雙腳並按健身球上面,雙手放在地面。
步驟2:舉高一隻腳,另一隻腳則繼續按在健身球上。
膕繩肌訓練得宜,肌肉爆發力更強!
黃煒芬註冊物理治療師
健衡物理治療及專項訓練中心經理
香港理工大學手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
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Pexels、Freepik
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