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聽人說類固醇對人體不好、亂用類固醇會上癮、停用後又有反彈效果,導致濕疹患者總是敬而遠之。到底治療濕疹是不是只能靠類固醇?依賴類固醇之後是不是一停用就復發?養和醫院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龔家怡醫生深入講解治療濕疹的原理,並提出護理建議。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龔家怡醫生講解濕疹。不少聽眾可能都聽聞過有親朋好友患有濕疹問題,其實濕疹是否普遍?
醫生:沒錯,臨床所見,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根據本地研究,由幼稚園、小學至中學的學童中,約有15%患有濕疹,而外國的研究亦是介乎15%至20%,即是每100個學童會有15至20人受濕疹之苦,反映香港情況與外國相若;成人方面,每100人會有3至5人有濕疹困擾,可見是非常常見的皮膚病。
主持:我聽說濕疹可以是先天性,而且是遺傳性,部分人從小已經患上,但亦有部分人一直沒有濕疹問題,直至50-60歲才突然出現頭皮和濕疹問題,這是什麼原因?
醫生:「濕疹」只是一個統稱,形容皮膚泛紅、痕癢、乾燥、脫皮,搔癢會導致有液體滲出,而濕疹本身並不算是一個最確切的診斷,其實可為細分為七種。最常見為異位性皮膚炎,通常是由幼童時期已經開始;而成人時期才較易出現的頭皮問題如頭痕,則為脂溢性皮炎;另外,因接觸到金屬、塑膠而局部出疹,為接觸性過敏炎,或俗稱「餅狀濕疹」,表徵為一圈圈、痕癢,搔癢時該處皮膚會突起。由於濕疹中可細分為不同類型,因此需由醫生作出正確診斷。
最常見的濕疹類型為異位性皮膚炎,屬於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病炎症,由皮膚敏感引起,多由幼童時期開始,八成患者是6歲前發病,不過近年越來越多在成年後才開始,可以是50-60歲才突然出現。
主持:為什麼會有異位性皮膚炎?
醫生:異位性皮膚炎可以由先天或環境因素引起,先天因素最主要有兩種:
第一是皮膚自身有屏障功能問題,表面較為脆弱。正常皮膚的皮上油脂能幫助補水、鎖水,猶如有一層保鮮膜保護,但濕疹病人的皮膚屏障功能較弱,皮膚裏的聚絲蛋白失去功能,令皮膚乾燥,出現很多小缺口,而致敏原如塵蟎等,可滲入到皮膚裏,引致過敏反應,這是皮膚屏障功能問題。
第二是病人本身是過敏體質,有哮喘、過敏等問題。如果自己或家人有過敏體質,再加上環境因素,如塵蟎、天氣變化、衣物壓力等不同因素,就有很高風險會發病,因此濕疹其實並不是純粹與致敏原有關,即使避開致敏原亦未必能簡單解決。
主持:常聽聞醫治異位性皮膚炎,會用抗敏感的藥膏,嚴重可能用上類固醇。既然濕疹有不同類型,治療其他濕疹方法是否都大同小異?
醫生:不同濕疹的治療方法主要可分為兩大類,第一是盡量還原皮膚屏障功能,而皮膚護理也很重要,如何適當選用潤膚膏和清潔皮膚至關重要。
第二,是如何減退皮膚炎症,包括濕疹引致的紅腫、痕癢、脫皮等皮膚發炎徵狀,所以治療不同濕疹時,治療方案可能很相似,但成因可以截然不同,譬如病人是接觸性過敏炎,便需要找出致敏原,病人需避開致敏原以減低復發機會,因此正確診斷很重要。
主持:龔醫生,聽說濕疹很難根治,對嗎?
醫生:很多病人特別家長看到子女十分痕癢及辛苦,求醫後塗了藥膏幾天,病情受控,但一、兩個星期後或因天氣潮濕,濕疹又再出現,了無止境,容易令人感到氣餒。患者和家人先要對濕疹有正確理解,因為濕疹是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病,因此治療後仍有機會再發病,可謂預計之內。
至於如何令濕疹斷尾,現時暫未有藥膏、口服藥或針劑可以有效令濕疹斷尾,但只要減低濕疹的發作次數和嚴重性,病情便能較長期地受控。研究發現,有七至八成的幼童患者,成長至13-14歲便能長期地穩定病情,如欲控制濕疹得宜,不單要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法,更應著重悉心照顧,嚴謹配合醫生治療,減少發作次數,濕疹便能慢慢改善。
主持:不少濕疹個案可持續困擾患者10年,為何濕疹如此難痊癒?是否因為當中有什麼謬誤或處理不當,治療期間有甚麼地方需要注意?
醫生:治療濕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並且同樣重要。第一是日常皮膚護理,洗澡盡量不要用太高溫的水,時間不要太久,使用非鹼性不起泡的沐浴露。另外,洗澡後要盡量還原皮膚屏障功能,如適當使用不含香料、減少堵塞毛孔的潤膚膏。
另外,當皮膚紅腫、痕癢,反映有發炎情況,需要治療。第一線治療,暫時最有效是適當地外用類固醇藥膏,我知道很多病人,特別家長會擔心類固醇有副作用,但其實只要使用得當,以類固醇藥膏作為一線治療是現時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一般用法是在病人發作嚴重時,處方一個約為3至7日的外用類固醇藥膏作短期用途。
但當發炎情況看似穩定下來,患者有可能需要「鞏固治療」,即是當醫生評估情況已轉穩定,會考慮輕微至中度患者,可按指示使用多一星期非類固醇藥,令皮膚炎症徹底消退才停藥;如還未完全好轉,醫生會考慮處方劑量較低的類固醇,如稀釋的潤膚膏,按需要調控分量至1:4或1:10不等,以令皮膚完全復原才停藥。
如果是嚴重的患者,使用藥膏亦未必有效,需要考慮處方口服藥,如口服免疫系統調節劑,包括環酵素、MMF類藥物;甚至考慮處方針劑或口服的生物製劑,也是新的治療方法。
主持:以上的治療方法對病人會否有副作用?有沒有人因為長期用藥,而出現很多副作用?
醫生:如果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跟隨醫生指示用藥是很安全的,惟部分病人或將藥膏塗在不適當位置;又或在未有醫生的正確診斷下自行在藥房配藥,長時間使用強效的藥膏,容易引起副作用。因此病人需注意醫生提及的使用時間,按時覆診,由醫生按需要處方合適的藥物。
另外,醫生選用的類固醇種類,也會視乎患處位置和病人年紀而定。例如幼童會使用輕量類固醇,所以病人要跟從醫生指示,才可減少副作用。
剛提到的口服免疫系統調節劑,相對會有較多副作用,最主要是因為會壓抑免疫系統,再加上近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醫生會小心評估和選用。生物製劑的好處是會選擇性壓抑一些過敏的免疫系統功能,在應付細菌病毒入侵的免疫系統功能時,影響相對傳統的口服免疫系統調節劑小。
主持:龔醫生,相信你也曾遇過不少受濕疹困擾的個案,有什麼建議給病人?
醫生:第一,部分病人可能已經接受治療多年,一直以為自己有濕疹問題,原來並非如此,所以診斷要正確;第二,要了解濕疹一直未能治好的根本原因,例如處方的類固醇藥膏在塗搽時會否用得太少、藥力不足等;很多病人因為擔心類固醇的副作用,可能在未充分控制皮膚炎症時已提早停藥,停藥後又欠缺鞏固治療,因此醫生需先了解問題是否出現在停藥後,如果是藥膏的效用不足,可能要考慮口服藥或生物製劑;如果是按醫生指示停藥後很快復發,有機會是用藥時間未夠長或欠缺鞏固治療階段。醫生需要按每個病人的情況,了解問題所在。
主持:你剛提到鞏固治療,明白很多病人在濕疹好轉後便不想再食藥、搽藥膏,但原來適時及適當地使類固醇是關鍵。
醫生:無錯,一些較近期的研究指出,部分病人甫停藥便即時反覆出疹,新的治療方案讓患者在一星期內只連續用藥兩天,而且多選在星期六、日等不用上班、上學的日子,療程會持續幾星期,令濕疹不至於甫停藥便反彈。
主持:濕疹可謂非常影響生活質素,如何有效用藥非常重要,必須先諮詢醫生意見。今晚時間差不多,多謝龔醫生,下次再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