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腎石跌落輸尿管引發尿路結石 結石劇痛程度堪比分娩!|養和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姚銘廣醫生

尿路結石是由腎石所引起,由於尿液含有結晶,當排出身體時,結石卡在輸尿管並造成阻塞,令病人引起發炎、尿出血以及突發疼痛等病徵。養和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姚銘廣醫生表示如腎石的體積較細的話,醫生大多會處方止痛藥,讓病人將結石自動排出。

尿路結石由腎石所致

主持:今天邀請到養和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姚銘廣醫生講解尿路結石,麻煩姚醫生為各位介紹一下何謂尿路結石?

醫生:由於腎臟會產生尿液,而尿液中含有結晶體,當結晶體產生變化,會演變成體積較大的結晶石,當其體積增大至約0.4至0.5厘米,便可能會令腎臟出現問題。腎臟結石一開始是沒有病徵,通常是因為結石跌入輸尿管後,由於輸尿管比較窄,結石卡在輸尿管並阻塞,令病人出現發炎、尿出血和突發疼痛等病徵,才被發現有尿路結石。

主持:這樣看來除了要處理尿路結石,同時也要處理源頭的腎石?

醫生:無錯,所以泌尿外科一般對此有兩種處理方法。第一種是急症狀況,如果腎石脫落到尿路,病人便需到急症室求診,醫生會考慮處方止痛藥或其他相關藥物,讓病人自行經排尿排出;如結石的體積太大,或需用其他治療方法,包括各種不同碎石方法。第二種是腎結石病人沒有任何病徵,但仍會建議在許可情況下,盡早清理腎石。

痛楚達分娩程度

主持:請形容急性尿路結石的疼痛情況?

醫生:一般人會感到後腰痛,腎臟有分左、右,同樣輸尿管也有分左、右兩邊,如果是左邊的問題,便會出現左邊腰痛,而且是突然劇痛,痛的程度可謂等同女士生產的痛楚。

主持:尿路結石除了會經輸尿管外,還會途經什麼地方?

醫生:不少結石是會由腎臟開始,可能由輸尿管兩邊,一直游走到下方,從而可能令股溝或膀胱附近位置疼痛,小便時疼痛亦時有發生。除了疼痛外,病人亦可能會有發燒、小便出血的症狀,醫生一般是利用以上表徵來初診尿路結石。

痛楚部位視乎結石位置

主持:結石經過不同地方,病人表現可能不同,不過如果有發炎、發燒等情況,或較易及早警覺,但不同位置的疼痛,是否需視乎結石脫落到什麼位置?

attractive japanese woman with stomach ache sitting sofa in the living room

醫生:沒錯,有時病人會表示本來是上腰痛,慢慢變成下腰痛,由此可推測結石有脫落跡象,病人通常相當痛苦,可能會有出血,甚至引發感染、發燒等情況,所以不容忽視。

主持:既然稱得上是孕婦生產級數的痛楚,可以理解如果遇到以上情況,病人第一時間應該會立即去急症室。

腎石影響腎功能



醫生:是的,通常病人會到急症室求診,可以透過打針紓緩痛楚,並即時計劃如何處理。如果是比較細小的腎石,用藥物紓緩後,病人應多喝水,以協助腎石排出;但如果體積較大,可能需要用不同方法處理,視乎位置、大小及硬度等,制定合適的療程。

主持:即使沒有任何症狀,為何腎石仍應及早處理?

醫生: 因為腎石會脫落,游進尿路,而且會變大,變大後容易引起炎症,長遠會影響腎功能。另外,腎石本身或積存大量細菌,細菌一旦引發感染,會損害病人健康;如腎石阻塞,細菌在阻塞的地方可能會衍生出積膿或更多其他問題,所以原則上一經發現有腎石,不論大小也要處理。

主持:如果沒有急性疼痛,一般人是如何發現有初期腎石?

醫生:絕大部分腎石初期並沒有病徵,很多人是透過超聲波或照X光發現。另外一部分的人,可能是驗小便後發現小便有血,醫生建議做詳細檢查,例如上述提及的超聲波才發現。

腎石初期沒有病徵

主持:有時普通身體檢查,未必特別會安排照超聲波,是否很多病人即使是有腎石問題,可能要待驗小便發現異樣,繼而懷疑有腎石問題?

醫生:沒錯,小便有血一般會安排更詳細檢查,但亦有少量病人,即使有腎石小便亦未必有血,很多時需要利用超聲波才發現,臨床上有不少病症,例如早期腎臟癌症或腎結石,多數是透過超聲波檢查才發現。

主持:看來腎石問題容易被忽略,直到有病徵才能發現。其實腎石是否經年累月衍生出來,某程度上年紀愈大,風險愈高,對嗎?

大汗、水分不足、飲食偏鹹屬高危

醫生:其實很多時候初次發現結石問題多為壯年,約20-40歲,男性比女性多,比例為2比1;如家人曾有結石的家族病史,子女患上的風險亦會提高。

主持:在生活習慣方面,飲食、運動與腎石的出現有關係嗎?

醫生:其實有關係,病人的飲食及飲水習慣會有影響,例如不夠水分、大汗,食物選擇太鹹,攝取過多動物蛋白質等。有個別的腎石,例如草酸結石,可能是因為食用較多含草酸的食物,例如:朱古力、果仁、菠菜等;另外,有人可能因為罹患代謝疾病,例如副甲狀腺有良性腫瘤,引發高鈣情況,也有可能會出現結石。

主持:常聽說飲水不夠,令身體不夠水分也會形成腎結石,對嗎?

醫生:人體中水分較多時,有助溶解初步形成的結晶體,減少變大的機會,以往有研究指出,曾有結石的病人每日能排出1.5公升或以上的尿液,可減低一半結石復發的機會。

主持:請詳述尿路結石的急性情況會如何處理?

自行排出屬最佳方法

醫生:第一步要先診斷,現時主要靠照X光或電腦掃描,電腦掃描一般毋須注射顯影劑,視乎腎石大小和位置。其實細小的輸尿管腎石一般可自行排出,因為輸尿管本身有張力可以幫助腎石推出,例如0.5厘米的腎石約有50%機會;如果腎石的體積有0.7厘米至0.8厘米,可能只有20%-30%機會排出。除了體積的考慮,亦需考慮病人承受疼痛的程度,因此需視乎每一個病人情況而定,有時若是很細小的石頭,醫生可能會考慮處方一至兩日的止痛藥給病人,待病人自行排出,免卻較複雜的治療方法。



如果結石形成後已有一段時間未能脫落,依然留在輸尿管上部,有機會是體積較大的腎石,可能需要其他治療方法,視乎結石的位置,也要了解本身有否併發症,才決定用什麼治療方法,包括體外衝擊波碎石,或利用輸尿管內視鏡進行激光碎石。另外,除了疼痛位置,也要判斷病人有否發炎,因為如果病人發燒,是不適宜利用衝擊波碎石,需先置入支架處理阻塞問題,之後才處理結石。因此,雖然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但要因應個別病人情況才能作決定。

一般而言,醫生會評估病人自行排出腎石的機會率。因為除了考慮結石的大細之外,也要了解結石的形狀,圓身的腎石會較容易排出,長形的腎石比較困難;其次要看病人的意願,因為有病人寧願等待自行排出,亦不想接受有創傷性的治療方法;不論用什麼處理方法,醫生首先會為病人止痛,同時減少有併發症出現,如果發現因阻塞而發炎、滋生細菌等,一般建議即時處理。

如果病人能一直排出腎石,可考慮讓病人慢慢自行排出;但有部分病人想盡快處理,在確認病人沒有感染的情況下,可考慮盡快安排體外碎石;如果病人願意,更可考慮以內窺鏡激光擊碎較大的結石,以上需視乎病人疼痛的情況,與病人商討清楚。

經皮穿刺腎造口術擊碎較大結石


主持:剛提到的體外衝擊波碎石,其實是什麼治療?

醫生:醫生會使用超聲波或X光,幫助定位結石的位置,衝擊波會由體外經皮膚傳送進入體內,以震碎結石。此治療方法入侵性相對較低,如果腎石體積少於2厘米,一般可以考慮採用此方法。然而,衝擊波始終會經過腎臟,治療有一定風險,例如流血、感染等。結石碎掉後會脫落,變成約0.1至0.2厘米,甚至更細小如沙粒般大的碎石,屆時病人自行排出亦較容易及安全。

惟如果腎石太大,或在腎盞形成六角結石,則難以脫出,易引致發炎或出血等情況,長遠會損害腎臟,因此醫生會考慮另一種方法,利用「經皮穿刺腎造口術」,透過超聲波及X光引導位置,穿刺出一個小孔,經過小孔從內部發射衝擊波或激光打碎腎石,再將其擊碎沖出體外。雖然這項技術已非常成熟,惟侵略性相對較高。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經皮穿刺技術已愈趨成熟,經皮穿刺管的製作亦愈來愈細小,加上質料優質,激光定位亦較以往更準確,效率亦較高,所以現時常用經皮穿刺技術,用來沖走或擊碎體積較大的結石。

主持:所謂尿路結石,應該不只一顆?會否同時出現很多?

醫生:部分病人可能會有兩至三粒,甚至兩邊輸尿管都有,很多時要視乎病人有否代謝問題,令體內鈣質高、尿酸高或其他因素,引致形成多粒結石。

我曾經有病人表示,不吃飯只吃花生,令身體有過多草酸,形成結石;亦有病人因突然改變飲食習慣,如採用食肉減肥法,因攝取過量動物蛋白質而形成結石,因此應用此方法時,一定要多喝水,否則很容易產生結石。

主持:接受治療後,尿路結石容易復發嗎?

結石長遠影響腎功能

醫生:病人約有7%風險會在2至3年內復發,我會建議病人在清理結石後,要定期接受身體檢查,一年一次;部分病人的結石很細小,雖然不急於去處理,亦建議每年接受超聲波檢查,同時透過驗血檢查鈣質、尿酸指數有否過高,定期監察,以免結石問題再發生。

主持﹕如果結石處理不理想,結石是否必然會脫落到輸尿管?

醫生﹕這需視乎結石的大小、位置,例如腎下盞的結石,一般脫落機會比較低。不過,不論結石會否脫落,原則上一經發現,都建議盡快清走,除非病人已經很年長,令手術風險很高,才會考慮持續觀察,盡量保守處理;但一般年青力壯的病人,為了減低對腎臟的損害,建議盡快安排手術處理。

腎石除了有機會引致出血,亦有可能引致腎水腫,或會影響腎功能,如出現發炎、化膿,更可能引致嚴重併發症。即使沒有出現明顯症狀,實際上腎石會不斷刺激腎組織,令腎組織慢慢受損,為免令病情惡化,所以要及早處理。

主持:除了體外衝擊波碎石,是否亦會利用內窺鏡處理?

醫生:以往的輸尿管鏡未能延伸至腎臟的位置,隨著現時技術進步,醫生可利用軟身輸尿管鏡,經尿道進入輸尿管,到達腎臟進行碎石。

其實,每種治療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亦有部分病人只適合某一種特定方法,醫生需以臨床經驗及考慮病人意願來訂立治療方案。一般而言,大部分結石問題並非急性,可以有時間和病人商討方案,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主持:上述提及的手術或治療,損害腎臟的風險有多大?

醫生:任何手術都不會零風險,例如體外衝擊波治療,始終衝擊波會途經腎臟進入,會有1%-3%病人可能因衝擊波損害腎臟組織,包括出血。醫生在病人決定接受治療前,必須向病人解釋清楚風險,雖然出現嚴重創傷的機會很微,但偶爾也有病人會出現血塊,需要其他治療處理。

經皮穿刺方法因為需要插入儀器到腎臟,會有流血風險,但風險亦很低;輸尿管鏡治療,由於需由下至上經尿道進入,有機會傷及輸尿管。不同治療方法會有其獨有的風險,事前跟病人詳細商討非常重要,病人術前必須清楚了解細節,但病人毋須太擔憂,因為現時的治療方法已相對很安全。

主持:病人有任何疑問,記得跟醫生好好商量,多謝姚醫生,下次有機會再談,再見!

姚銘廣醫生

  • 泌尿外科名譽顧問醫生
  •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
  •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
  •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 英國倫敦大學泌尿科文憑
  • 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