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患者需時刻注意身體內血液中的含氧量,確保病情沒有進一步惡化。近來市面陸續出現不少指式脈搏血氧定量計,該如何正確使用?含氧量出現變化時應如何處理?
血氧計測量血氧水平的原理
傳統上,如果醫護人員要知道病人的血氧水平,便要抽取動脈的血液進行化驗,這是一種入侵性的測量方法。而脈搏血氧定量計(簡稱血氧計)則是一種以非入侵性的方法測量周邊微血管內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氧飽和度(SpO2)的儀器。其主要組件包括檢測脈搏的探頭、顯示器和電池,通常佩戴於使用者有較多微血管的部位進行量度,例如手指頭或腳趾頭等。
血液裏的紅血球負責運送氧氣。在測量血氧時,血氧計會發出位於紅光和近紅外線(near infrared)波段的訊號,利用紅血球的血紅蛋白在不同帶氧量時對紅光和近紅外線會有不同的吸光特性,血氧計的光電感應器可測量穿過或從檢測部位反射回來的紅光和近紅外線,然後計算出SpO2水平。
血氧計使用提示
使用前
使用血氧計前,應該詳細閱讀說明書,了解如何正確操作血氧計及理解儀器所顯示的資料。理論上,任何一隻手指都能量度到SpO2讀數,不過最好按說明書指示採用合適的手指。此外,亦要注意手指大小,須確保血氧計能穩固地夾在手指頭上,太鬆會令手指不穩,有機會增加讀數誤差。
量度時
應跟從產品說明書指示,例如不要說話,因為說話時身體會產生震動,影響讀數的準確性。
讀取結果
量度成功後,血氧計便會顯示兩組數字,分別是血氧和脈搏。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健康正常人的SpO2讀數應在97%至100%範圍,而脈搏則是每分鐘60至100次。
讀取數字時,宜留意血氧計畫面顯示的方向,有些型號可以用多於一個方向顯示畫面,由於有些數字於不同方向讀取可能引起誤會,例如”6”字和”9”字,因此需要小心閱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如何理解血氧計讀數
身體狀況良好的人,測量後一般會得到SpO2 95%或以上的讀數。如果得出的讀數少於95%便應注意,建議再量度1次,如果連續2次的讀數都在94%或以下應盡快求醫,如果SpO2持續在92%或以下,或有需要前往急症室。不過,如果本身患有呼吸系統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纖維化等,平時的SpO2水平也可能較低,所以量度到92%至95%這個讀數範圍亦未必是因感染2019冠狀病毒而出現缺氧的情況。無論是自身疾病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如果血氧值過低,便應盡快求醫。
專科醫生提供4大使用貼士
1. 為自己測量基準水平
香港醫學會代表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黃敬恩指出,由於不同型號的血氧計可能存在輕微的差異,他建議在買了一部新的血氧計後,應在感覺身體狀況良好時,量度數次,得出一個基準數字,及後在有需要監測血氧狀況時,可與該基準數字對比,以便了解血氧是否保持在自己的正常水平。
如果明確知道是身體狀況良好但讀數過低,則應查閱說明書,看看是否已正確量度,如果讀數過低的情況持續,本會建議消費者向代理商或製造商查詢;然而,如果對自己身體狀況有懷疑,則應諮詢醫生意見。
2. 哪隻手指量度最好?
外地曾有研究顯示,右手的中指和拇指得出的SpO2的讀數最高,最能反映動脈的血氧飽和度。尤以慣用手的中指及拇指更適合,因為慣用手的血管應該較為粗大。黃敬恩建議消費者購買一部新的血氧計後,可試以不同的手指量度,比較不同手指得出的血氧讀數,以後便使用得出最高數值的手指來量度,方便比較。因為量度重點是參考趨勢而非單一次的讀數。假如連續一段時間量出的讀數呈下降趨勢,便要注意是否身體出了問題。
3. 不宜單靠讀數決定求醫?
2022年4月有一項在美國進行的研究發表,比較在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遙距觀察計劃中,有使用和沒有使用血氧計對確診者在30天內存活率和是否需要往醫院求醫的情況。當中約一半參加者有使用血氧計,另一半參加者則只需注意有沒有呼吸困難。結果發現,兩組參加者在存活或往醫院的情況相若。研究結果反映確診者使用血氧計並不會比只依靠自我注意呼吸困難情況在存活和住院日數方面有較佳結果。
現時主流的Omicron變種病毒相對較少令確診者出現肺炎。因此,市民不應單靠血氧計讀數來判斷是否需要前往求醫,因為血氧計只能反映血液是否缺氧,但2019冠狀病毒還可引致不同的疾病,例如心肌炎。因此,如果出現其他嚴重徵狀,例如持續發燒、呼吸困難或急促、心口疼痛、嘴唇轉藍、臉色轉青,即使血氧計顯示SpO2是95%或以上,也應前往求醫。最重要是患者自己有否感到不適,而非只依賴血氧計的讀數來判斷,血氧計並不能完全取代患者自身的感覺。
4. 沒有血氧計如何觀察身體狀況?
大眾可以留意自己在日常體能活動中的感覺,例如行樓梯,如果一向能連續走數層樓梯也沒氣喘,但突然走一、兩層已經感到氣喘,便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的先兆。如果在家中洗澡,一般正常身體狀況是不會感到氣喘,但患者在缺氧時則有可能出現氣喘。家人亦應留意患者有否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等現象。
資料來源: 消費者委員會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