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和醫院足病診療師陳家倫指出,足診療課程包括﹕藥理、病理、內科及基本足部外科、皮膚,解剖學、微生物學,以最主要是透過觀察病人步姿,了解有沒有結構上、步態上出現的問題,並找出該問題與腳或下肢疾病的關連之處。
主持﹕今天邀請了養和醫院足病診療師陳家倫,相信不少聽眾未必太理解什麼是足病診療,也不太了解足病診療師在香港的情況及工作範疇。能否請你分享一下?
足病診療課程在港少於10年
診療師:香港暫時還未有大學提供足病診療的相關訓練,而香港現職足病診療師絕大部分也是由英國、美國或者澳洲畢業,初步統計大約有60名,大部分在公立醫院任職,其餘則在私家醫院或診所執業;大概在8、9年前開始,香港才有第一間提供足診療服務的私家醫院。另外,在公立醫院任職的足病診療師較多處理糖尿病足部潰瘍等問題,所以不是有太多病人經轉介而接觸到足病診療師,因而普羅大眾較少接觸到足病診療師的服務。
主持: 這樣也可理解。哪麼足病診療的服務範疇包括甚麼?一般市民面對甚麼問題,應該找足病診療師?
診療師:首先解釋一下足病診療師的訓練方面,足病診療是大學本科課程,修讀內容範疇包括基本醫學知識,譬如藥理、病理、內科及基本足部外科、皮膚,解剖學、微生物學,其他如生物力學的學科,最主要是透過觀察病人步姿,了解有沒有結構上、步態上出現的問題,並找出該問題與腳或下肢疾病的關連之處。
以香港來說,足病診療師會提供保守治療,又或會進行一些足部的皮膚及趾甲的醫療程序,通常在非麻醉情況下進行,另外如需要也會進行局部麻醉,如拔腳甲的醫療程序。
有關足部,包括由腳趾至足踝問題,也是足病診療涵蓋的範圍,亦會與其他醫護團隊協調和合作。而且在臨牀上,當遇到不同問題,有需要會轉介給其他專科醫生。譬如檢查到病人有關節問題或皮膚下囊腫,會按照情況轉介予骨科或外科醫生;如糖尿病的病人,走路時出現問題,如下肢血液循環有問題,需要轉介給糖尿科醫生或血管外科醫生;有病人皮膚、趾甲上出現問題,懷疑和癌症有關,或會轉介予皮膚科醫生。所以足病診療師有機會接觸的範疇很多,而通常會與跨專科醫療人員共同完成整個治療。
主持:簡單來說,就是由腳掌、腳跟的位置,哪麼小腿算是足病診療師的範圍嗎?
診療師:其實小腿是不包括,但如剛才提到,因為腳是用來行路,會接觸地面,情況如一座大廈的地基,如地基出現問題,樓宇的上部分也有機會出現問題。如當足病診療師發現患者的腳出現問題,有機會引致小腿或膝蓋疼痛或關節痛,當中一系列的問題有機會是與走路時和站姿相關。所以有時會先治療足部,才去處理其他相應的問題。
運動後 足部隱患浮現
主持:明白。近來有不少市民因為疫情關係,加上天氣晴朗,而多去行山遠足,舒展身心,但有人太過熱衷,天天去行山遠足,時間很長。其實過度頻繁行山遠足會不會引發腳掌問題,或原有的隱患因而浮現出來?
診療師:在還未發生疫情前,臨床最常見運動創傷就是平日很少做運動,周末時就突然去行山遠足,經過一整日運動後,腳部的隱患因而浮現出來。在疫情期間這類的情況亦是多見了。
另外,趾甲問題也是比較常見,平日較少做運動的人士、又無論是小朋友或長者,也會出現這個情況,可能是剪趾甲時剪得不理想,或者腳甲的形狀上有改變,可能以前穿鞋過窄過緊、曾受傷,令趾甲出現了改變,例如趾甲可能形狀有改變,變成短曲起的內捲甲,也有是受傷後變硬、變厚,還有香港常見的灰甲,真菌感染令趾甲形狀改變,畸形或增厚,令病人修剪趾甲出現困難。
如病人穿著合適的鞋履,沒有壓迫到有問題的地方,令病人平日也不太留意,只在修剪時候覺得困難。當病人需要多用到腳部時,如行山或做某些運動時,需要突然剎停,自然腳部向前趷起,腳趾會貼著地下,而當時若穿了不合適的鞋,有機會將腳趾撞向鞋頭,久而久之,腳甲皮膚不斷受到重覆撞擊,令趾甲旁的甲溝位置出現紅腫,初期在運動之後該位置出現微痛,如果繼續長時間重覆此情況,就會令皮膚受損。
另外,有病人可能修剪腳甲不妥當,趾甲旁的一些鋒利刺角,很容易刺損皮膚,會有輕微紅腫,若在輕微情況下很快處理、清洗傷口及保持乾爽就沒事;但如果情況嚴重,刺角慢慢插進皮膚裡,並向皮膚裡生長,患者此時覺得開始紅腫,甚至流血、分泌物。
有不少病人因以上的症狀,痛得無法如常運動才求醫,也有已休息一段時間痛楚未退、看過醫生塗過藥膏或服用抗生素,依然重覆發生,然後尋求足病診療師的協助。
找出病因為基礎
主持:你剛提到腳甲變形、位置不合、灰甲等均是趾甲問題,足病診療是不是大部分也是和趾甲治療有關?
診療師:趾甲問題確是我們常見,因為趾甲本身就是保護腳趾的部分,你可想拇趾的頂頭位置是經常碰撞,如行山撞到石頭,所以一般建議選擇鞋的時候,要依照腳的形狀和大細,或視乎運動需要去選擇不同的鞋,有時腳趾結構有問題,例如是第二腳趾特別長,如果沒有留意,著鞋的尺寸又偏小,慢慢第二腳趾開始出現捲曲,而這過程很漫長。
當病人需要用腳特別多的時間,就會慢慢出現問題,如關節紅腫、腳甲經常撞到黑瘀、腳趾出現厚繭,覺得疼痛。從以上例子可看到是結構的問題,但因一直未有處理,慢慢累積成的疾病。
主持:如果遇到以上情況,足病診療師會如何幫助病人進行處理和治療?
診療師:最簡單就是先解決不適問題,找出有問題的位置。譬如有病人發現腳甲長期瘀黑,可能是灰甲,足病診療師先做臨床檢查,查看病發位置,而我們發現絕大部分是因為受傷而影響。若屬急性問題的話,甲下會有瘀血、瘀斑,主要治療程序是放瘀血;或腳甲嚴重受傷,腳甲和肉分離,甚至乎已變形,足病診療師先處理掉分離的腳甲。
下一個步驟就是要找出原因,足病診療師像是偵探,要找出病人所指出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往往是因為腳上有其他問題引致。譬如第二腳趾很痛,有可能腳趾甲本來的形狀改變,至於為何改變,有可能是很簡單的原因,如大細腳;也有可能是因為腳趾曾經受傷,趾甲開始捲曲;也可能病人本身肌肉力不足,沒法穩定住腳踝,當遠足時不太懂用力,就只好用腳指抓緊地下;亦會因為選擇錯誤的鞋,雖然試穿時是對的尺寸,但也可能對腳掌來說是太大,導致在遠足時,因為鞋過大,或者腳的中間位置比較偏瘦,在活動期間腳掌在鞋內不斷滑動,也會如我剛才提及的狀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