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兒童生長 發育 遲緩的 中醫治療 和預防|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 孫素明

很多父母擔心子女長得不夠高,或甚不長肉。其實兒童生長發育遲緩,不僅健康上有所影響,甚至影響心理情緒的發展。中醫提醒預防兒童發育遲緩,應注意孕期的保養,以及注重飲食健康。對於治療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應越早越好,14歲以下較易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了解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出現發育遲緩。

兒童發育遲緩的臨床表現包括:

(一) 體格發育遲緩:如出牙晚、頭髮生長緩慢稀疏、體重和身高增長過慢、明顯瘦弱、矮小等。

(二)運動發育遲緩:如抬頭晚、爬行晚、坐立晚、行走晚、動作緩慢、笨拙、僵硬、不靈活、不協調等。

(三)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晚、進展慢、表達和理解能力差、聽力障礙等。

(四)智力發育遲緩或智力障礙。

(五)心理發展遲緩或出現情緒病:過分依賴家長、愛發脾氣、抑鬱、焦慮等。

此外,大腦發育遲緩的患者,有機會出現智力障礙、自閉、腦癱等。踏入青春期,部分患者則可能會出現性器官發育遲緩,如乳房偏平、陰莖短小、不孕不育等等。

相關文章﹕兒童哮喘的中醫治療與養生調理

中醫對兒童發育遲緩的認識:

兒童發育遲緩在香港是種常見、多發的兒科病症,大多屬於中醫兒科學的 「五遲」、「疳證」範疇。主因為先天不足,又或後天失養,長期營養不良,結果影響到兒童的生長和發育。

先天不足:比如高齡產婦、早產嬰兒、體重過輕的嬰兒、先天性疾病等,也有機會造成小朋友元氣虧虛、氣血不足,生長發育受到影響而逐漸變得遲緩。

後天失養:多因餵養不當或長期飲食不節,進食過量不健康的食品(零食、凍飲、煎炸食品等),或其他疾病影響,導致脾胃受損,化源不足,營養不良,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而逐漸遲緩變慢。

中醫辨證治療:

中醫辨證多屬肺脾腎虛、五臟不足、長期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筋骨萎弱。

治療原則:健脾益氣、和胃消導、益肺固表、滋補肝腎、強筋壯骨、舒筋活絡、標本兼治、逐步調理。

治療方法:單純服用中藥往往效果不夠理想,因此我們多選用小兒推拿療法、火罐、中藥等綜合治療,分階段逐步調治。如果有明顯的大腦發育異常或遲緩,如腦癱、自閉、學習障礙、智力低下等,也可配合使用針灸等療法,多數都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小兒推拿療法的特色:

手法輕柔、有力, 小朋友感覺舒適,容易接受;

作用深透、持久,臨床療效穩定;

選經取穴準確到位,小朋友的體格相對嬌小,其穴位主要分佈在雙手、前臂、頭面部、腹部等,密集而複雜,治療時必須精確無誤,才能取得滿意療效。

重點調理肺、脾、腎等五臟六腑,兼顧患者整體狀況;

一般情況下,一周一次推拿即可,治療次數越多,臨床效果越好。

中醫治療效果:

基本症狀比如飲食、大便、睡眠、精神狀態等,通常很快便會有所改善,可能幾天或數次治療,就會有明顯好轉。

但是身高、體重的增加則需要時間,通常一兩個月才能顯現。因為這是種慢性疑難病症,家長和小朋友也要保持耐心。

從年齡上來說,14歲以下較易取得良好效果;而且年齡越小,效果越好。

15歲以後,隨著人體長骨幹溝端的生長板骨化,四肢長骨不再生長,就很難再增高了。

中醫如何預防兒童發育遲緩:

首先,注意夫妻孕前、孕期的保養和分娩後的補養調理等,包括有病早治、飲食健康、良好情緒、適當運動鍛煉等。

兒童出生以後,要合理餵養、飲食健康、少吃零食、凍飲、垃圾食品等。

中醫師提醒:

小朋友如有下列症狀,應考慮發育遲緩的可能,儘早諮詢醫師。

  1. 早產、體重過輕的嬰兒。

2. 長期飲食過少、過慢、容易腹痛腹脹等的小朋友。

3. 長期面色憔悴、或萎黃、或蒼白不華、青筋暴露者。

4. 身體消瘦、身材矮小明顯,或一年內身高體重無明顯增長者。

5. 身體虛弱,容易生病者,如經常感冒、發熱、咳嗽等。

6. 其他慢性疾病反復不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