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新月異, 電子產品 不僅發展迅速,連同使用 電子產品 的年齡亦隨之下降。由以往中學生才接觸的電子產品 ,到現時小學生已經開始於日常學習中使用,加上去年疫情關係,課堂轉為網上學習,令兒童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今日邀請了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范舒屏醫生講解兒童正確使用 電子產品 。
主持:現在很多小朋友使用 電子產品 ,令他們從小便很容易患上近視,今日我們想逆轉這個潮流,講解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醫生:是的,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是社會趨勢,有時在學校裡都會推介使用電子書。我們希望在這大趨勢裡可以做一點轉變,令小朋友的眼睛可以較健康。
電子屏幕加深近視
主持:有沒有一些最新的數據能夠顯示電子產品正在傷害小朋友的眼睛?
醫生:基於去年疫情的影響,我們多用了電子產品,惟來不及進行調查,因此暫時還沒有一個確實的數據可反映。但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小朋友需戴眼鏡的趨勢,身為父母或眼科專科醫生都會感受得到,小朋友近視加深的速度比以往為快。我希望今日能夠分享使用電子產品的貼士,可以令大家舒服一點。
主持:是次話題是想針對電子產品影響眼睛健康,抑或是影響眼睛後所出現的長遠問題?還是兩者都會提及?
醫生 :以上兩種都會提及。我們看近物太多,減少戶外活動,都是導致近視或近視加深的原因。其次,電子屏幕令我們非常集中在近距離的事物,引發本身只是很輕微的眼睛毛病,譬如眼乾、隱性斜視等。有時候未必完全是因為電子產品直接傷害眼睛,而是它們令我們眼睛更疲勞,原本能控制的問題都浮現出來。
建議使用電子屏幕時間 少於2小時
主持:我和朋友聚餐的時候,小孩子都會用「電子奶嘴」,莫說是小朋友,有時候連成人都長期盯著手提電話。其實這樣長期使用真的會對眼睛有很大的影響。
醫生 :無錯。因此為了保護眼睛健康,應從使用電子產品的距離以及使用時間著手。
主持: 那麼先從時間角度出發說起。
醫生: 美國眼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及香港衞生署都有指引,兩歲以下的小朋友不建議使用電子產品。礙於疫情,人與人減少接觸,有時候真的要靠電子產品與他人溝通,所以我們作出少許改變,例如需要在父母陪同下才可使用電子產品。
主持: 明白,不過這只是一個折衷的方法,因為家長陪同小朋友使用電子產品,小朋友的眼睛仍然是直視著屏幕吧。
醫生: 除了保護眼睛外,小朋友的社交發展都要一併兼顧。譬如2-6歲的小朋友,我們希望使用電子屏幕的時間,無論是電腦、電話、電視,每日總體時間應少於兩小時。
在小學階段(6至12歳),因為在學校上課或做功課就難以避免,所以撇除上述的學習原因外,建議使用電子產品作為娛樂的時間,應不多於兩小時。
在中學階段(12至18歲),他們已經是「小成人」,我們希望他們有自制能力,自己學習調節適當時間。在上一個階段是不多於兩小時,我們不希望在此階段會變成12個小時,他們應該與家長商量使用時間,不應太依賴這類產品。
電子產品影響社交發展
主持:縱使有相關機構建議盡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過我覺得仍是很難實踐。
醫生: 我同意。因為這類指引是在沒有疫情的環境下制訂,大家很難想像上課是完全靠電子產品溝通,而不是面對面授課;同時亦失去戶外活動時間,在家裡的活動又極為有很。不過我覺得這些指引是有參考價值,例如希望6-12歲小朋友除了上課外,使用電子產品不多於兩小時,我希望實行時盡量不會偏離得太遠,當大家回復正常日子時,可以盡量跟足這個指引。
主持: 假若不跟隨這個指引,對小朋友的眼睛會有甚麼影響?
醫生: 對小朋友來說,減少戶外活動,長期近距離看電子產品,近視就容易加深。另外,若本身可能有眼乾或鈄視的傾向,就有可能會誘發出來,最終令雙眼特別容易累、看不清東西、頭痛或重影的情況都有機會發生。
30cm 為適當使用距離
主持: 至於「使用距離」,有沒有特別的指引?
醫生:譬如手提電話,它的屏幕比較細,適當的距離大約為30cm,即是一尺的距離;如果是平板電腦,就是40cm。
主持: 我相信會有點困難,對於患老花的人士,一尺(30cm)距離應該可行;但對於小朋友而言,他們都會選擇「越近越好」。
生:無錯,正因為小朋友有這個「近距離看東西」的能力,所以我們應加緊提醒他們保持一尺的距離。日常使用電腦就需要50cm的距離,眼睛與屏幕不應成水平位置,而是屏幕最頂的框邊與眼睛成水平,形成眼睛的角度是輕微向下望,這樣眼睛就不會那麼容易乾。
主持:還有沒有其他護眼小貼士嗎?
醫生: 除了屏幕的距離外,坐姿也需要注意。例如不適宜伏著或側身看屏幕。屏幕的光度也需要調較,不宜太光或太暗,否則容易令眼睛疲勞。
3 「B」小貼士
主持: 還有否特別事項需要提醒一下小朋友?
醫生: 例如看網上影片時,一段片段完結,通常會有第二段緊接播放,惟在段落之間我們應稍作休息;即使片段太吸引,我們亦應記得眨眼,因為眨眼會使眼睛不容易乾。
我們還可以用3個「B」字來記著一些護眼方法:第一個「B」字是Blink,即是要眨眼;第二個「B」字是Break,即是每20至30分鐘要望20尺外的東西至少20秒。第三個「B」字是Be Role Model,因為小朋友易於學習父母的行為,他們發覺父母不斷使用手機,又怎能要求孩子不使用?若你要求小朋友不用電子產品,他們會問為何你又可以用,所以我們身為家長應留意,自己先不要上癮。例如晚飯的時候我會將手機收起,免得阻礙一家人溝通的時間。
主持: 你有否規定在甚麼時候一定不可以看電話?
醫生: 首先是食飯的時間不看手機,其次是想專心做一件事,就不應使用電話,你不會一邊看書、一邊看影片。
主持: 你說得很好,其實我們時常要求小朋友做好,但是我們也不能以身作則,導致很難教育。另外我想問一下,兒童至青少年(20歲以下)時期,是否會擔心他們眼睛發展會有很大影響?
醫生:是的。在我的個案裡,我很記得有一位小朋友半年加深了300度近視。雖然他是容易加深近視的小朋友,以往都是半年加深數十度,但是有一次突然在半年加深300度。我們時常說近視的因素多是父母遺傳、看近的東西、少戶外活動,而父母遺傳是先天因素,看近的東西及少戶外活動則是後天影響較明顯。
主持: 可否介紹一下小朋友的眼睛發展?
醫生: 我們看東西不只是靠眼睛,是由眼睛反映影像到腦部,再由腦部學習看東西,我們由出生至七、八歳,是腦部學習看東西的階段。若果這個階段有斜視或近視等問題,特別是「鴛鴦眼」,會影響眼球發育。如果眼球發育欠佳,就會形成弱視。到小學階段,即6-12歲,這階段最常見有近視發生。若在這階段經常看近物,就會導致近視。在12歲後,眼睛的發育基本上已穩定下來,不過近視仍會不斷加深,直至15-16歲,近視問題才會大致上穩定下來。
主持: 即是大約在15-16歲,他們的眼球發展應該大致上穩定了。
醫生: 大部分都是在這個年齡穩定下來,不過若家族的近視較深,或本身的近視度數都較深的話,度數則可能仍會有變化。
主持: 另外,成人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會比小朋友少。
醫生:我們都有留意不少成人求醫說看東西不清楚、眼睛容易疲倦、乾,以及老花好像加深得很快。
主持:是否真的會令老花加深得更快?
醫生:其實有些影響。老花是指眼睛肌肉不夠力去對焦看近物,以跑步來比喻,如果你不時看遠景,就等同我們不需用太多肌力走很多的路,因此不會易於疲勞;但如果看近物過多,等同需不斷跑步一樣,肌肉容易疲勞,令對焦能力受到影響,以致看不清楚東西。
主持:很多成人的工作及娛樂,都是用電腦及手機,你之前建議的指引很難適用吧。
醫生:其實是有另一些指引。首先,成人使用電腦的距離是50cm,即是一隻手臂的距離,閒時應伸直手臂量度一下。其次,可以將屏幕的光度調較至比周圍環境光一點,會比較舒適。
主持:我覺得大部分人用手機的時間很長,因為實在太方便。我們因看得太多,所以眼睛的毛病因此更嚴重。
醫生:對,除了老花問題外,還會覺得眼睛比較容易乾、疲勞;以及以往隱藏的小毛病,會因過量使用電子產品而慢慢浮現,例如散光度數加深、斜視、重影等。
主持:假若是成人,他們發現了這些問題後不加理會,最終會有甚麼後果?
醫生:剛才說的情況均是眼疾,真的不能忽視,長遠來說會影響眼睛的功能。雖然很少機會導致失明,不過試想像一下,看東西如果長期有兩個影子已經很辛苦,如果需要駕駛更是十分危險。
主持:范醫生,礙於社會文化,部分人即使知道問題,仍會繼續長時間看手機,可能還會說「我知道了,但沒有辦法吧」,又或者很快就忘記這些指引。
醫生:其實我們真的需要訂下改善的目標,雖然目標比較困難,尤其是我們現在處於疫情時期。剛才我分享過我的經驗,例如可否訂下一個時間,例如晚餐是自己的時間,又或是盡量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放下電子產品,多戶外活動。
剛才的討論不單是講述眼睛的問題,是對小朋友整體發育都有影響。雖然小朋友可以透過電子產品學習很多知識,但是對大肌肉、小肌肉發展,或社交技能等是沒有很大幫助。
主持:當我與其他醫療專業談及這個話題,例如物理治療師、骨科專科醫生等,他們都擔心長時間看電子屏幕會影響脊骨。我相信這並不只是眼睛的問題,是整體健康的問題。
醫生:正確。
主持:長期使用電子產品除了對眼睛健康有影響外,還會有其他問題出現,我希望大家都可以訂下一個目標去改變現在的習慣。今天多謝醫生,下星期見,拜拜。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內容僅供參考,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范舒屏醫生
Dr. FAN SHU PING, DOROTHY
-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ChB (CUHK) 1994
-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FRCS (Edin) 1999
- 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 FCSHK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眼科) FHKAM (Ophthalmology)
- 香港眼科醫學院院士 FCOphth
- 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理學碩士 MSc (Epidemiology & Biostatistics)(C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