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近視人士會選擇進行 矯視 手術,以免配戴眼鏡,為日常生活倍添方便。 矯視 手術進行多年,現時除了以往技術有所提昇外,更有新技術的出現,令深近視患者有更多選擇。
矯視新技術 SMILE
主持:今日邀請了養和醫院視力矯正主任張叔銘醫生講解深近視的矯視技術。我想問一下,視力矯視手術發展已經超過三十年,現在是否有更新的技術呢?
醫生:技術絕對有新發展。在手術層面上,現在越來越安全,例如做激光矯視手術(LASIK),首先要在角膜上用激光切開一部分作為「蓋子」,揭起後,再磨平角膜組織,然後再蓋回「蓋子」。若使用以往的技術,「蓋子」會很厚;現在的技術則更細緻,並可切割更薄的「蓋子」,藉此可以處理更深的近視。以往只能矯視1000度或以下,現在的技術則能矯正近視至1400度及散光至600度,不過,激光矯視並不適用於1400度或以上的病人。若果患者有1000度以下的近視,現在還有另一種較新的技術叫SMILE,可供病人選擇。
主持:為何不建議近視1400度或以上的病人進行激光矯視呢?
醫生:假若患者的近視超過1400度,在正常的情況下,進行激光矯視後會出現不規則散光的現象,在深近視的患者上更會過度磨平角膜,令原本弧形的角膜邊緣凸了出來,當光線進入角膜後,光線會散開,導致在暗黑的地方看東西出現一層霧,或者看燈光時出現光環。不過,我們還有另一種新的矯視技術,就是植入隱形眼鏡,這種技術能矯正近視高達1800度。
主持:是否每個人的角膜厚薄也不同呢?即使技術改進了,還是有些人不能受惠?
醫生:是的。因為每個人的角膜厚薄也不同,一般角膜厚度是530至550微米。以國際標準來計算,如果角膜少於510微米,則需要小心處理。假若此類患者要進行激光矯視的話,其他的指數均需要非常正常。我們不建議角膜490微米或以下的患者進行此類手術。
主持:年紀較大的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其他矯視方法呢?
醫生:在一般情況下,對於50歲以下的患者,我們會建議進行激光矯視;另外, 50歲以上的患者可以考慮在做白內障手術時,透過更換晶體以一併矯正近視、散光及老花。這種技術特別適合深近視的患者,因為大部分深近視患者會提早在約50至55歲開始出現白內障。
SMILE vs. LASIK
主持:如病人年齡是50歲以下、並有1200度近視以下,理論上可以進行激光矯視手術嗎?
醫生:是的。近視在1000度或以下的患者可以選擇LASIK或者SMILE;而近視高達1000至1400度的患者,暫時只可以選擇LASIK。
主持:甚麼是SMILE?與LASIK有何分別?
醫生:LASIK「半飛秒」是使用飛秒激光在角膜切開一個「蓋」,再用準分子打磨角膜以改變角膜弧度,從而矯正視力。而SMILE是使用「全飛秒」激光,分離角膜內的一片纖薄組織,然後透過激光開一個微細傷口,把組織摘除,因應近視有多深而取走相應分量。
主持:近視是否表示角膜出現問題?
醫生: 不是,近視是由於眼球變長了,但我們不能縮短眼球;故此我們會選擇在角膜上進行手術以處理屈光狀態。角膜越彎,屈光能力越強,角膜越平,屈光能力越弱,我們可以透過磨平角膜使光線重新聚焦到適當位置,從而減輕近視。
主持:那麼何時應採用SMILE,何時採用LASIK?
醫生:這兩種技術都是十分可靠,兩者的風險相若,但主要有三個分別之處。
一)撞擊問題:
在LASIK手術中,我們先要在角膜上切割一個「蓋」,並於手術後蓋回。即使手術後過了20年,若眼睛受到重擊,仍有機會使這蓋子打開;SMILE的技術是以微創方式摘除角膜組織,所以不需要切一個「蓋子」,手術後即使受到撞擊也不會有任何影響,故此對於一些喜好撞擊運動的人士,我們會建議進行SMILE。
二)眼睛乾涸問題:
LASIK有機會令眼睛乾澀一段時間;至於進行SMILE後,眼睛比較沒那麼乾。假如患者本身雙眼十分乾澀,我們會建議使用SMILE技術。
三)深近視問題:
由於LASIK所摘除角膜分量較少,所以1000度以上的深近視人士只可以選用此方法。
此外,LASIK還有更高級的做法,名叫Custom LASIK(個人化LASIK)。進行Custom LASIK手術時,在打磨角膜以矯正近視及散光之後,還可以量度並矯正角膜凹凸不平之處,從而一併處理。因此,相較於傳統LASIK及SMILE,這種技術能提供更清晰的白天與晚間視力。
植入式隱形眼鏡 技術有提昇
主持:除了以上兩種方法,還有植入式隱形眼鏡,請為我們介紹一下。
醫生:植入式隱形眼鏡的技術在1985年發明,在最近才開始流行;養和醫院在2003年開始做這種手術,以往此類手術過後有機會增加白內障的風險,隨着技術進步現在導致白內障的機會近乎零。手術的方法是在角膜與眼白之間的位置開一個小孔,將隱形眼鏡放進虹膜後面,即虹膜與晶體之間,隱形眼鏡可以永久在眼球裡面,不需要取出,但亦能隨時取出還原。
主持:有些人40歲以後就開始有老花,植入式隱形眼鏡會否對老花有影響?
醫生:有的,因為這種隱形眼鏡是單焦鏡,只能看到遠、中或近的事物,所以若果40歲以上,可以選擇矯正一隻眼至零度,另一隻眼則保留約150至200度近視,這是「雙眼互補法」(Monovision)。到50至60歲出現白內障時,再考慮進行白內障手術將整個晶體換走。
主持:植入式隱形眼鏡的技術有何限制呢?
醫生:植入式隱形眼鏡Implantable Contact Lens (ICL)是完全沒有年齡限制的,可以矯正最多1800度近視、600度散光。不過手術風險比LASIK或SMILE高,所以一般不會十分鼓勵使用這種技術。如果病人有深近視高達1200至1400度,或者角膜太薄、瞳孔太大、有錐形角膜或者眼睛過乾等問題,則不適合做LASIK或SMILE,我們會建議他們做ICL。
主持:ICL的風險是?
醫生:其中一個風險是有機會導致細菌感染,另外,由於傷口需要一至兩個月才能完全康復,若這期間大力擦眼睛,也有機會令細菌進入,可引致視力受損。雖然這個機會很低但也非完全沒有風險。一些因眼睛敏感而時常擦眼睛的患者,未必適合植入隱形眼鏡的方法,我們就會建議選擇使用SMILE方法。
人工晶體手術 能減少近視
主持:剛才提及,深近視的人較易出現白內障,他們進行置換人工晶體手術後,近視也會因而減少嗎?
醫生:是的。臨床經驗發現有很多深近視的人過了50歲後,他們的晶體會開始硬化,變得不懂自動變焦,因而出現老花,此外,晶體也開始變得混濁而引致白內障,即使使用激光矯視都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需要完全取走晶體,再放入三焦鏡,這會提供清晰的遠、中和近距離的視力。手術的屈光目標是完全無近視或遠視及散光,有九成半的病人術後不需配戴眼鏡。
主持:以往植入多焦鏡,病人會出現不適的情況,現在的技術是否有改善?
醫生:現在的人工晶體已有改善,以往的技術只能看到兩個焦點,即「遠、近」,其他位置就比較模糊,現在的人工晶體還可以提供三個焦點,甚至達到「景深」的效果,術後更容易適應。
主持:現在還會植入單焦鏡嗎?
醫生:還會的。因為使用三焦鏡有一定代價,約有六成病人在暗黑的環境下望燈光會出現光環,若需要在晚間工作的人士就不適合植入三焦鏡了,但一般在日間或晚間室內工作的人士則不受影響。
主持:單焦鏡的意思是什麼呢?
醫生:單焦鏡的意思是只有一個距離能看清楚。當度數為零度時,就能看清楚遠處,但看不到中及近距離;若患者需要看中距離事物,就需要調較至大約150度近視,這可以看到電腦的距離,但再近的東西就會模糊;假若患者需要經常看近距離事物,我們會把度數調較至大約250度,這樣就可以看到近的東西,不過中及遠距離的東西就看不到。
主持:就算換了晶體,是否還有機會有老花?
醫:植入三焦鏡後就不會有老花了,而且可以用50年。
主持:多謝醫生,下星期見,拜拜。
張叔銘醫生
Dr. CHANG So Min, John
養和醫院視力矯正主任
眼科名譽顧問醫生
香港大學眼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
眼科專科醫生
- 愛爾蘭國立大學內外科醫學士
- 愛爾蘭皇家內科醫學院執照
- 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執照
- 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眼科醫學院院士
- 美國眼科醫學委員會文憑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眼科)
立即重溫《養和抗病兵工廠》其他集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