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 (peptic ulcer,PU)主要指消化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損傷而發生的潰瘍,其深度達到或穿透粘膜肌層,故嚴重者可出現胃腸穿孔及上消化道出血之急症。潰瘍好發於胃和十二指腸,分別稱之為胃潰瘍(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DU)。
消化性潰瘍有週期性發作的特點,多於春天及冬天復發,但一年四季均有發作。若氣候驟變,再加上情緒不暢、精神緊張、飲食不節等因素,容易誘發消化性潰瘍,出現上腹部悶脹、進食后或空腹上腹部疼痛、噯氣頻繁、反酸、食欲減退等症狀;甚者可出現嘔血或排黑芝麻糊狀的大便;穿孔時劇烈腹部疼痛、大汗淋漓、發熱,甚或休克。后二者均需立即急診處理。
中醫治療思路,強調「治未病」。具體體現在預防消化性潰瘍的發病以及起病後防止併發消化道出血及穿孔、幽门梗阻及癌變。
1.預防消化性潰瘍的復發
中醫藥在預防消化性潰瘍復發及提高潰瘍癒合品質方面顯示出了獨特的優勢。主要採用健脾益氣、溫中散寒、健脾清熱化濕、活血化瘀、益氣活血等方法,其中活血化瘀、益氣活血則是預防潰瘍復發的主要機制。現代醫學認為Hp感染是其致病和致復發的重要原因,中醫清熱化濕也十分重要。臨床上常用黃芪、黨參、延胡索、蒲公英等中藥。
由於精神狀態和飲食因素很大程度上影響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和癒合,因此病者調節好生活節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防治消化性潰瘍的關鍵。消化性潰瘍的患者生活要規律,避免勞累和精神刺激。飲食應有規律,切忌暴飲暴食及食無定時。烈酒、濃茶、咖啡、酸辣的食物對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就是“毒藥”,所以消化性潰瘍患者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少食肥、甘、厚、膩、酸辣等食物;少飲酒及濃茶、咖啡及服用西藥消炎止痛類對胃黏膜有損害的藥物。
另外,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不乾淨、變餿的食物;在時冷時熱的天氣中注意保暖,以防感冒。若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症狀,應及早找醫生確診,對症下藥,病從淺中醫。
吸煙可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氫鹽,降低幽門括約肌張力,影響胃粘膜前列腺素的合成,有消化性潰瘍病史或有現症潰瘍的患者應該戒煙。
2.消化性潰瘍的中醫治療
急性發作期,西藥較有優勢。對抑制胃酸及殺滅幽門螺旋菌有很好作用。但部分病人服用足量的西藥後仍有胃痛等不適,或西醫療程足夠後仍有臨床症狀者,中醫治療都是很好的切入點。中醫治療辨證肝氣犯胃、脾胃濕熱、瘀血停滯屬實證;胃陰不足、脾胃氣虛、脾胃虛寒屬虛證進行施治,可起到優良的治療效果。
3.消化性潰瘍的中醫食療
7大中醫食療 舒緩胃痛等不適
蓮子桂花粥
功效:補心益脾,溫中散寒,暖胃上痛。主治胃潰瘍,症見胸脘脹滿,食欲不振,噁心嘔吐,上腹疼痛等。
作法:蓮子60克,桂花2克,大棗5枚,大米100克。先將大米、蓮子、大棗用清水浸泡2小時,去芯,入砂鍋中,加水煮1小時,至蓮棗肉酥爛,加入桂花2克,放鹽適量,再燉5分鐘即成。
黃芪猴頭菇湯
功效:助消化,利五臟,補中益氣,養血生津。適用於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尤其對預防胃癌有明顯療效。
做法:猴頭菇250克,黃芪30克,田七5克,雞肉500克,紅棗5枚,食鹽適量。將猴頭菇洗淨,用沸水飛,撈出;將雞肉洗淨,剁塊;然後把雞塊,黃芪,田七,紅棗,猴頭菌和清水放入鍋內,先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120分鐘即可。
佛手粳米粥
功效:理氣和中功效。適用於肝胃氣滯型潰瘍病患者。
做法:佛手50克,粳米100克,將佛手用水煮開後加入粳米煮粥,加鹽適量調食。
蒲公英燉豬肚
功效:健脾和胃,清熱止痛功效。適用于熱鬱型潰瘍病患者。
做法:豬肚1個,蒲公英100克;蒲公英加水煮30分鐘,取汁去渣,用其汁燉豬肚爛熟,吃豬肚,飲湯。
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養胃。
做法: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兒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