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今日邀請了養和醫院的註冊物理治療師劉焯霆, 冬天運動 時有什麼需要注意?
物理治療師: 冬天運動 要注意的事項包括有凍瘡、低溫症及心臟病發等。當皮膚溫度降至攝氏負0.5度時,皮膚組織開始受到傷害,該處有機會出現凍瘡。凍瘡常見的位置涉及血管收縮的地方,例如鼻子、耳朵、手指及腳趾。
主持:是否身處寒冷的地方,凍瘡就有機會出現?
物理治療師: 是的,所以當身處於寒冷的地方,特別是戶外時,就要注要身體狀況。
凍瘡
主持: 香港也有機會出現凍瘡的情況嗎?
物理治療師: 香港較少出現凍瘡問題,患者需曝露於攝氏負15度的戶外環境約20至30分鐘才有5%機會出現凍瘡。
主持: 什麼運動較大機會令身體出現凍瘡?
物理治療師: 跟冰雪有關的戶外運動才有較高機會出現凍瘡問題。
主持: 如果出現凍瘡,應如何處理?
物理治療師:首先要知道凍瘡的位置,先把濕的衣服鬆解、找乾爽及溫暖的地方休息,及將患處浸於攝氏37至39度的暖水中。要避免用火爐為手腳的患處取暖,以避免燒傷的風險。
低溫症
主持: 香港較少出現凍瘡,相信低溫症會較常見,可否講解一下低溫症?
物理治療師: 當體溫低過攝氏35度時就被視為患有低溫症。低溫症分為三個程度,分別是輕微低溫症,即是體溫約攝氏32至35度,其表徵是發抖、失去社交功能及行為怪異等;中度低溫症,體溫介乎約攝氏28至32度;嚴重低溫症患者,體溫則低過攝氏2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