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 知識你知幾多? 坐月 要注意甚麼?坐月應該如何調理身體,其實也是有根據的。孕婦經過懷胎十月,產後又可能需餵哺母乳和照顧初生嬰孩,這些變化都會對媽媽的身體造成很多變化,所以產後坐月對媽媽的身體復原是非常重要!
如何 坐月 ?
註冊中醫師盧雅聰曾在電台節目中醫藥透視提及過,坐月大致分為四個階段,若是順產下,首先在產後第一個月中第一個星期需要排清「惡露」,不主張過多進補身體,儘量需要提供腸臟休息的時間,這能有助對子宮的復原,加速乳腺分泌和整體氣血的恢復等。若是剖腹產子的時間會較為長,約為產後第二週才開始。然而一般第三週或第四週為第四階段。那麼你知道在坐月期間有甚麼禁忌嗎?
6大 坐月 禁忌
禁忌1 – 不要吃鹽分過高食物
坐月須要注意不要進食一些鹽分過高的食物,容易引起水腫。另外,脂肪較高的食物也容易造成腎臟的負擔,更加劇水腫問題。因此,應選清淡為主,以利脾胃及消化功能恢復。若為以藥服用,可服用「生化湯」,對於排除惡露也有一定幫助,但必須應由醫師指導下,正確服用,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禁忌2 – 不要蹲下
媽媽在生產後子宮及傷口都會有傷口,因此蹲下會有機會令傷口破裂,加上生產會導致韌帶鬆弛,所以蹲下會容易造成子宮下垂的情況出現。除此之外,媽媽在生產期間會大量出血,若失血後未有足夠的補充,很容易會出現「踎低起身見頭暈」的情況。自然分娩的媽媽需要在生產時把兩腿張開,這樣會令恥骨疼痛,蹲下會加劇疼痛感。所以在 坐月 期間都要避免蹲下。
禁忌3 – 不可觸生水冷水
正因媽媽產後身體會變得虛弱,容易著涼染上感冒,因此應避免飲用和接觸冰水,改為使用已煮沸過的暖水,如能配上炒米茶等補品服用就能更佳。故為保持衛生,沖涼洗頭為人之常情,也儘量可避免則免,但要必須注意保暖,使用薑皮水以替代水來清潔可以防止造成感冒。
禁忌4 – 不能著冷
同樣道理,避免吹風以免媽媽容易造成風寒濕邪,亦應注意舒適溫度,預防當風而吹和配戴可遮蓋重要膝蓋關節部位的衣服便可,再穿上襪子保暖,效果更好,以驅除寒氣。
禁忌5 – 避免情緒太大起伏
媽媽在產後正處於血氣虛弱的狀態,照料嬰兒的壓力會影響情緒變得更為波動和複雜,也會或多或少對身心造成影響。因此建議在坐月時理應保持較為樂觀,開朗的心態,這亦對餵哺母乳的媽媽有助上奶。若有嚴重的身心產後問題,應立即諮詢醫生才能得到妥善治療。
禁忌6 – 避免看太多文字的書
若果媽媽在 坐月 期間看字體較小和文字較多的書本,房間內的光線不足,加上媽媽的身體仍然處於虛弱狀態,很容易會令眼睛過度疲勞而傷害視力。
坐月飲食建議
註冊中醫師盧雅聰在節目中建議產後第一個星期的媽媽進食麻油豬肝,有助潤腸補腎的作用以及有助消化功能復原,亦能嘗試紅豆湯和桂圓飯,加強利水的作用。若為順產子第二個星期後,可逐步加入補益氣血的雞類食物和藥膳。主要預防腰酸及固本培元,調補元氣,以加速爭取子宮復原狀況,亦不建議過多的進補引致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此階段是令之後胃食狀況逐漸改善,慢慢恢復脾胃健康。具體食療方法建議就是服用黑豆排骨湯,麻油豬肝等,以預防腰酸作用,待胃口慢慢恢復。另外,在坐月期間飲用炒米茶對身體有益,對血氣更有暖胃作用,促進新陳代謝,減輕身體不適情況發生。
中醫角度調理來說,米酒也對產後的媽媽有一定的幫助,不過也理應在醫師或坐月培訓員指導下進行服用,應因視乎個人情況而選用調配合適的劑量和處方。甚至能服用蕃薯酒,在初期產後服用較低溫補性,同時亦有助活血化瘀的作用及平穩地有效排出惡露,此外,糯米酒能有助整體氣血的恢復,健脾等。重點是在於何時用多少劑量和數次,若在第三階段之後,相對服用酒的比例能夠逐步增加,因此應查詢相關專業醫師下進行。
>>讓幼兒學懂 防疫 衛生 意識家長必學的育兒3招|幼稚園校監柯欣彤
在產婦的第三週或第四週是為第四階段,體內的惡露應差不多排除體外,所以能夠補氣補血,氣血充足才能加強奶源以作嬰兒使用。此刻,中醫師推薦服用黨參黃芪燉雞湯,花生豬腳湯等湯水,以助補益氣血。亦可服用紫米露,炒花茶,或多或少也能有助上奶。產婦亦應忌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品如辛辣,咖啡等食物,這些一般都不建議。
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事項外,中醫亦有不少有關坐月期間的建議,想了解更多,可到新城電台網站收聽第一百集的中醫藥透視。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
註冊中醫師 盧雅聰
-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
-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