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今日請到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范舒屏醫生,雖然有些學生已正式上學,但仍有學生是在家學習,在家學習就會用到 電子屏幕 產品,但其實 電子屏幕 產品對 眼睛 的影響,以及兒童眼睛健康是兩類問題,是嗎?
醫生: 是的,電子屏幕產品會較傷眼,是因為你要集中一個焦距看電腦,但如果看書及看黑板,你會用到不同的焦距,相比下比電子屏幕產品的傷害為低,有研究發現,人每一分鐘會眨15次眼睛,但當用電腦時,1分鐘只會眨7次眼晴,所以會容易覺得眼乾。
眼睛和電子屏幕要保持距離
主持:近年多了小朋友有眼疾的問題嗎?
醫生:是的,多了小朋友覺得有眼矇及眼睛不舒服的問題。此外,家長亦多了留意小朋友的近視加深。
主持:但現時學生仍然要透過電子屏幕產品上課,家長可以怎樣做?
醫生 : 電子屏幕產品跟眼睛的距離很重要,維持一個較遠的距離會較好,所以最好是利用電腦或用較大的電子屏幕。另外,電子屏幕產品的螢光幕頂部應眼睛最好成水平線,即是望向螢光幕的視線應是微微向下;光暗度及對比度要視乎當時的環境作出合適的調教;一個合適的使用及休息時間都是非常重要。
香港小朋友最常見的眼睛問題
主持:香港小朋友最常見是有什麼眼睛問題?
醫生 :香港小朋友最常見是有近視問題,有統計發現約一半的小六學生都有近視問題。
主持: 比起以前是增多了嗎?
醫生: 是的,近代有3個趨勢。首先是近視有年輕化趨勢;其次有近視的人口越來越多;而且度數更是越來越深。其中一個會加速近視的原因是經常看近距離物件,以前學生會看黑板,但現在的學生會多看電子屏幕產品,距離已有很大分別。其實不單小朋友有這個問題,就算成人都經常有這個問題,所以大家都要留意3個「20」:即是工作了20分鐘,就要看20呎外的東西最少20秒。
主持: 很少人會這樣做啊!
醫生: 是啊,建議大家可用計時器,每20分鐘就要休息,有些學生下課後立即看書,其實看書都是近距離,如果休息時可以走動下,看遠距離事物會較好。
怎樣正確使用電子屏幕產品?
主持: 以前大家會擔心輻射問題,但其實這些電子屏幕產品跟一般電器差不多,所以重點是應怎樣使用它,是嗎?
醫生: 是啊,因為很多時會不知甚麼時候應停下來休息。另外,大家看電子屏幕產品時,緊記要眨眼。
主持: 近視跟電子屏幕產品有關嗎?還是遺傳問題?
醫生: 遺傳是其中一個因素,有研究顯示,如父母有近視,特別是深近視,小朋友患上近視的機會,比沒有近視父母的小朋友高11倍。此外,現行的教育模式都有影響,如少戶外活動,經常看近的事物。
如何減低患近視機會?
主持: 怎樣可以減低患近視的機會?
醫生:遺傳是不能改變,但大家可以改變生活習慣,多進行戶外活動,世衞有建議每天要有兩小時的戶外活動。
主持: 生活習慣方面,小朋友都會跟隨父母的生活模式,是嗎?
醫生:我有一個經歷,有一日當我為小朋友驗眼時,小朋友的爸爸想我勸小朋友不要經常打機,但整個檢查過程,爸爸自己都是一直打機,其實父母都需要由自己做起。
深近視會容易導致眼疾
主持: 你認為應該怎樣看待近視?
醫生: 醫生的立場,不介意小朋友要配戴眼鏡,當然沒有近視就最好,但配戴眼鏡只是一個工具,除了不太方便外,沒有太多副作用。不過,醫生最不想小朋友有深近視,即是600度以上的近視,因為深近視會容易導致眼疾,例如患青光眼的機會會多3倍、白內障、視網膜脫落、黃斑點出血機會亦會增加風險。有些家長覺得進行矯視後,就沒有這些風險,其實雖然改變了角膜的弧度,但眼球確實已拉長,不能改變,上述的風險並沒有因而減少。另外,有些家長則過分擔心,一年深了25度已很緊張。
主持: 多了人有深近視嗎?
醫生: 對比十年前及十年後,患有近視的幼稚園學生增多6倍。
主持: 成因是因為看近距離、少戶外活動、長時間接觸藍光等原因嗎?
醫生: 其實都有關連性,因為社會進步,教育文化提早,生活習慣又不一樣,致提早使用電子產品。除了上堂外,下課後實應控制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非學習、純娛樂性的使用,6至12歲小童每日不應超過兩小時。
近視深度與不同因素有關
主持: 你怎樣可以提議小朋友不要太常用電子屏幕產品?
醫生: 這是很難的課題,但電話及電子屏幕產品能統計自己每一日的使用習慣,應多注意每日的使用時數,又或者不要打機,因為長時間及近距離對眼睛的負擔特別大。
主持: 近視的深度跟甚麼因素有關係?
醫生: 有不同的因素,例如基因、環境、光暗度、位置,個別因素可能影響不大,但全部因素加起來影響就會較大。
主持: 要有每一年驗眼的習慣嗎?
醫生: 3至4歲就應該進行第一次驗眼,視乎首次的結果才考慮是否需要每一年都驗眼;又或是到小學時在有學童保健檢驗時,再視乎當時的結果才考慮是否需要每一年都驗眼,同時也要留意小朋友不同階段的視力情況而定。如果父母是深近視的話,建議可以每一年驗眼。
主持: 多謝醫生,今天時間差不多了,下星期見,拜拜。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內容僅供參考,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范舒屏醫生
Dr. FAN SHU PING, DOROTHY
-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MBChB (CUHK) 1994
-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FRCS (Edin) 1999
- 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 FCSHK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眼科) FHKAM (Ophthalmology)
- 香港眼科醫學院院士 FCOphth
- 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理學碩士 MSc (Epidemiology & Biostatistics)(C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