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腹瀉 | 養和醫院腸胃肝臟科的專科醫生徐成智

今日請到養和醫院的腸胃肝臟科的專科醫生 徐成智醫生 ,講解肚痾、肚瀉及腹瀉 問題。

家庭醫生還是專科醫生?

主持:徐成智醫生, 今日的題目是什麼啊?

醫生: 是肚痾、肚瀉及腹瀉的問題。

主持: 跟節日進食多了有關係嗎?

醫生: 都有關係的,但有時有可能是因為腸道感染啊,當腹瀉持續,市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應找家庭醫生檢查或專科醫生檢查一下。

主持: 怎樣去決定應找家庭醫生還是專科醫生呢?

醫生 : 要分開肚痾及腹瀉是急性還是慢性,急性的肚痾即是一至兩星期內的大便習慣改變了,比如每日第一次的大便會比較成形,第二次就會較水狀是正常的,但如果覺得肚有不正常的痛,就可能腸道有感染了,一般通常急性的肚痾及腹瀉是會自己痊癒的,如果是慢性的就偏向是功能性的病了,例如是腸易激綜合症,嚴重些就會是結構性的問題,即是腸內有息肉、有腫瘤等等…令大便的習慣改變了,如果問題持續4星期都是反映腸道有結構性的問題。

主持: 如果是結構性的問題,專科醫生就擔當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啊,為什麼急性腸胃問題就可以找家庭醫生呢?

醫生:很大機會是因為進食了辛辣的食物或腸道有感染,只要服食藥物,多休息多飲水都可以的了,不需要有入侵性的檢查。

腸易激綜合症 (IBS)

主持: 什麼是入侵性的檢查呢?

醫生: 大腸鏡或結腸鏡,大腸鏡是一個鏡頭伸入肛門並可以看清楚整條大腸的及少少小腸的末段,進行大腸鏡的目的是診斷性。

主持: 腸易激綜合症是因為功能性的問題不是結構性的問題,是嗎?

醫生: 是的,當有壓力及進食錯的食物,病人就會覺得肚瀉的感覺,情況會是反反覆覆的,但一定要排除了病人腸道內是沒有腫瘤、息肉、發炎。另外,亦要考慮病人的年紀,因為腸癌是香港頭號殺手,都是由息肉變成癌症的,平時發病年齡是60-70歲,由息肉變成癌症的過程是7-15年,所以就要把握時間進行篩檢,政府亦有提醒市民50歲開始都要檢查一下隱血,我想強調一下隱血檢查不一定是能查出有否息肉,因為已有癌症才會有血,如果只是細小的息肉是不會有血的,所以篩檢是當你還沒有任何病徵時就可以得知自己會否有息肉。

主持: 當大便習慣改變又有血就要留意了,是嗎?

醫生: 是啊!當年紀越大,就會大機會有其他的問題,例如三高、血壓及糖尿等等…或進食薄血藥都會出現腸道出血的,但如果你有某一些病再進行大腸鏡,風險就會比一般人高,如果息肉是大過1CM 的話,切除息肉的風險都會較高。

主持:香港有很多人都有腸易激綜合症,你覺得和香港人生活習慣有關嗎?

醫生:曾有研究指,10個香港人當中就有7個人有腸易激綜合症,當上了年紀時就應留意一下大便的習慣,有時真的會忽略了腸道結構性的問題。

主持: 腸易激綜合症有什麼的病徵呢?長遠來說對他們有什麼的影響呢?

醫生: 大腸就像坑渠,當進食完,消化後,廢物就應排走,腸道就是一個渠道排走及吸收水份,如果不吸收水份,大便就很難排走,每日平均應排走一次大便,最好就是早上,應該表示器官開始運作了,所以進食完早餐後,上大便的機會就會較高,如果習慣改變了,腸道就會蠕動過快或過慢,如果蠕動太快就是腹瀉,如果蠕動太慢就是便秘。

腸易激綜合症治療

主持: 怎樣為腸易激綜合症治療呢?

醫生 : 就算有腸易激綜合症,有時都未必需要服食藥物的,因為病徵都會是短暫及輕微,我最近有一個病人覺得自己有腸易激綜合症,他的病徵就是去上班坐巴士途中就要下車上洗手間,他服食了兩星期的藥物,這些藥物只是放鬆腸道的藥物,不是什麼精神病科的藥物,他的情況都已有所改善。另外,如果病人會戒口的話,都未必需要受食藥物的。

主持: 怎樣戒口呢?

醫生: 奶類的食品或飲品、辛辣的食物、抗生素、消炎藥都是會有所影片的。

如何控制脂肪肝?

王生: 我20多年前有脂肪肝,現50多歲,我有膽固醇高的,我可以什麼控制脂肪肝?

醫生: 三高即是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你要考慮身體會否有多餘的脂肪,你應該利用超聲波檢查一下肝有多少脂肪,有脂肪肝的病人要考慮兩個問題,1)肝有沒有發炎,可以透過驗血就得知了,2)如果發炎嚴重的話就會增加肝硬化及肝癌的機會,如果少少發炎的話,又有三高,又有中央肥胖就會增加冠心病及血管閉塞的風險,會導致心臟病及中風的機會。

主持: 王生可以怎樣做呢?

醫生: 通常50歲的病人應定期抽血、量血壓,如果走路時,心臟有不適,就應找心臟科專進行檢查了。

主持: 脂肪肝可逆轉嗎?

醫生 : 如果是超重的話,就改變飲食習慣,晚餐就不要進食甜及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食生果會較好。

主持: 所以脂肪肝可逆轉嗎?

醫生: 都可以的,但基因就不可以改變,另外,新的降膽固醇藥都已非常安全,沒有太多副作用的,一星期3次的跑步已經好好了。

注意飲食習慣

吳女士: 我腸胃很差,會容易發炎、有時會便秘、胃酸倒流,我應怎麼處理呢?

醫生:食物一定要煮熟,由其是海鮮,如果有便秘的話,胃就不會想動,就會有胃氣,你應找專科醫生,適當的藥物已可幫你通通大便,如你已過了50歲,都可考慮照腸鏡及胃鏡,如果有任何病徵的話,透過治療就有機會可以得到舒緩。

陳女士: 我肚很痛,照了胃鏡及腸鏡,都找不出原因,痛是沒有規律的。

醫生: 如是上腹痛,就要留意實心的內臟,如是下腹痛就要留意婦科的問題,如果進行所有的檢查都沒有答案的話,就可能是功能性的腸痛了,如果你腸胃經常有風的話就可以要考慮藥物的幫助。

李女士: 我兒子32歲,會肚痛上很久洗手間都不能如廁,為什麼會這樣呢?

醫生: 因為有很多病徵都不知道,所以我很難解答你,但腸易激綜合症都會有便秘的情況出現的,跟飲食習慣有關,如果已進食很多的纖維食物、水份足夠而又進行足夠的運動,就可以考慮大便測試檢查、腸鏡等等…如果都排除的話,就可以服食一些溫和的藥物配合。

照腸鏡檢查須知

主持: 如果進行了腸鏡,又已摘去息肉,相隔多少年後再照腸鏡是最適合的呢?

醫生: 摘去息肉後,最重要的是病理報告,有些息肉是管狀腺瘤,都是良性的腫瘤,如果是管狀腺瘤就建議切除後的3年就再照腸鏡,如果其他腫瘤的話就建議3-5年,有些病人需要早些再照的,例如1)息肉有癌細胞,雖然已切除但有可能重生,2)如果息肉內有其他的細胞,3)息肉大過1CM。

李女士: 我70多歲,我進行了大便篩查,醫生建議我進行進一步檢查。

醫生: 如果大便肝隱血的話,就應盡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主持: 多謝醫生,今天時間差不多了,下星期見,拜拜。

徐成智醫生
Dr. HSU Shing Jih, Axel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