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不足及攝取過多高鹽、高嘌呤食物容易形成腎結石,並可能阻塞輸尿管。若腎結石情況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絞痛、噁心或血尿等徵狀,應如何治療呢?
主持:大家好,今天請來養和醫院泌尿外科中心副主任陳偉希醫生講解腎結石。常聽說有人將生腎石所經歷的痛楚跟生孩子相比,真的會那麼痛嗎?
醫生:腎石的正確名稱是尿道結石,其分佈位置由腎臟往下至輸尿管和膀胱,甚至尿道。大部份時間患者都不會感覺到痛楚,但當結石出現在輸尿管,便會引致強烈的痛楚。
絕大部分的結石都是在腎內結成,而腎臟裡有相對寬敞的空間,即使是有結石,也可以在內浮游,大部分時候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所以患者未必會察覺。但當那些結石隨小便流至幼細的輸尿管,即使是約5毫米的石頭也足以形成堵塞;另外,結石會刺激輸尿管的肌肉導致抽筋,產生劇痛,當尿液如常地由腎臟排至已堵塞的輸尿管,水排不走便儲在腎臟,形成腎積水,患者便會感覺到後腰痛,而當結石因壓力倒灌回腎臟,便會引至達九至十級的痛楚,好比女士們生產時所經歷的劇痛。
有些人因結石而令小便出血,或因結石太多形成發炎及發燒,才發現有腎結石。
主持:腎結石多發生在男士或女士身上?
醫生:男士相對較多。
主持:可以解釋一下腎結石是怎樣形成的嗎?是因為飲水不足嗎﹖
醫生:腎臟負責把身體裡過多、沒用及有害的物質排走,當中包括礦物質或其他物質,如果喝水不夠,或飲食習慣不健康,令新陳代謝出現問題,尿液便會變濃,內裡的礦物質便會慢慢結晶,繼而演變成一顆小石頭,再變成大石頭。
腎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鈣及磷酸鈣,另亦有因身體攝取過多蛋白質而形成的尿酸石,或其他由阿摩尼亞、鈣質、鎂質混合成的腎石,當尿液裡的草酸、磷酸、或尿酸濃度過高,便會容易形成結晶,所以只要飲足夠的水,便可減少結晶的形成。
順帶一提,如尿酸過高並沉積在關節便會出現關節痛風症,形成強烈痛楚,如果有痛風徵狀,建議尋求相關專科醫生或營養師的協助;而在腎臟內形成的尿酸石則可透過藥物治療降低尿酸。
主持:可用什麼方法檢查或確診腎結石?
醫生:一般比較徹底的體檢透過超聲波也可檢測到有否腎結石,但面積太小的可能偵測不到。
要得知是否有腎結石,泌尿科專科醫生會先為患者檢查有否其他代謝相關的問題,因某些患者可能因為內分泌問題,如副甲狀腺分泌過多,或出現良性內分泌瘤,容易出現腎結石,甚至鈣質也會特別多,這可能是因骨骼溶解而成,故要查找出源頭並對症下藥,如可移除了副甲狀腺瘤,患者便會康復起來。
根據國際指引,小於5毫米的結石若脫落可能只會引發陣痛,但建議此情況下都應盡快求醫,有需要可進行如驗尿酸或照X光等簡單測試,以查看有否發炎情況。處理細小結石的方法是多喝水和服藥,結石便會自行排走。但若因感到強烈痛楚而去看急症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結石阻塞了輸尿管,再加上有腎積水,而很多時候有腎結石的人士,其輸尿管也有機會積聚了些腎石。
要診斷是否有結石及其嚴重程度,便需要進行電腦掃描,透過快速且輻射量低的平掃(plain scan)可看到結石的數目及大小,如結石只有3毫米,一般可自行排出;另外要留意結石的位置,因為輸尿管約長20厘米,結石在頭段和尾段的處理方法也很不同。如結石近尾段有可能在稍後時間自行排出來;若結石在頭段,且患者感到強烈痛楚,便要盡早處理。要知道有沒有併發症、發炎、阻塞或積水的嚴重程度等問題均可透過平掃一併顯示出來,再由醫生去制定合適治療方案,例如服藥、多飲水、打止痛針,或進行手術等。
主持:如發現腎內有很多結石,但只有一顆脫落,應否清除其他結石以預防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