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6日)傳出「金鐘視帝」吳朋奉猝逝的消息,友人其後證實吳朋奉昨日 (25日)暈倒於家中,失去生命跡象,最終死於 心肌梗塞 。吳朋奉曾以電影《父後七日》、《歸途》及戲劇《第一響槍》分別拿到金馬男配、北影影帝及金鐘視帝,被封為「三金影帝」。他3日前仍在Facebook上與網友聊天,死訊突然傳出,震驚娛樂圈。
心臟科醫生高國進醫生指出,春天特別容易誘發心臟病。主力有兩個原因:由於流感高峰期會引發心臟壓力增加,從而令心臟病突發的機會大了,因為春天季節性有忽冷忽熱的感覺,這對有心臟病的朋友很危險,所以大家會留意到春天、或者是冬天比較寒冷的時候,都會有較多突發性心臟病發生。
心臟病與心絞痛大不同
首先,我們要認清心臟病及心絞痛的分別,心絞痛絕對是因為氣管突然間收窄形成的,與心臟病不同的是其中一條血管沒有去到最末端,所以突然間痛楚這個是之前不同的;心絞痛多數在休息狀況時沒有任何痛楚的,這可能發生於做運動、工作有壓力,甚至鬧交等情緒波動,就會令到心臟感到痛楚及壓力,感覺像吃了一個很乾的叉燒包,再吃到中間頂著「唔上唔落」的感覺,那種頂著的感覺很像頂到下巴,又或者是左邊膊頭的感覺;大致發生的時間由1分鐘至5分鐘不等,用手搓心臟是沒有用的。
心臟病的感覺就截然不同了,這很大機會是因為工作壓力或者心理壓力,例如感冒等影響心臟的功能,痛楚跟心絞痛差不多,但程度及長度都比較嚴重,感覺嚴重的有機會導致標冷汗、嘔吐,血壓有機會降低,感覺會維持15分鐘或以上,吳朋奉亦在3月曾表示自己常喘不氣來。就算服食脷底丸也不會完全舒緩,這個時間最危急關頭有機會血管是完全充塞,這樣非常危險,但若果血管能夠開始疏通,也需要時間舒緩過來。
心臟病不一定有先兆!
心臟病突發絕對沒有先兆,若果是初期可能感覺像心絞痛,但有一個可能性就是當血管越來越窄的時間甚至爆裂,有機會一些大型的血塊淤塞在血管會變成心臟病。唯一可以留意的是,就算像心絞痛一樣可能早幾個月已經有徵兆,甚至痛的時間越來越長,若果血管內有很窄的情況粥樣斑塊(Atheroma),這樣便會有引起突發性心臟病。其實 40、50歲的人罹患心肌梗塞並不罕見,最好定期做身體檢查,保障自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