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在香港,差不多每十人,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然而,糖尿病的可怕之處,不在於它普遍,而是它有可能引起多種併發症;其中,「糖尿上眼」是常見糖尿病併發症之一,也是糖友失明的主要原因。可幸的是,通過妥善控制血糖和及早介入,糖尿上眼和失明並非必然。大眾如何預防糖尿上眼?聽聽眼科專科醫生葉佩珮醫生和糖尿天使創辦人Kammie的建議吧!
三分一糖友糖尿上眼
葉佩珮醫生解釋,糖尿上眼即是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包括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黃斑水腫。「估計2025年本港有100萬名糖尿病患者,當中三分一人患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而三分一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會出現糖尿病黃斑水腫。」
糖尿上眼出現的過程是怎樣的?葉醫生續指,若糖尿病控制不當,會令視網膜血管中的周細胞(Pericyte)發炎和流失,視網膜血管變得容易栓塞,可能缺氧和滲漏。當視網膜缺氧,會促使不正常的血管增生,希望補充氧氣和養分,但這些異常血管脆弱,容易出血,進一步引起其他問題,例如當滲漏物在黃斑區積聚,便會引起糖尿病黃斑水腫,直接損害中央視力,也就是視力最重要的部分。
早期徵狀不明顯 定期檢查更妥帖
糖尿上眼可導致視力永久受損,惟早期徵狀不明顯,或令患者錯失治療良機。Kammie表示,原來許多前期糖尿病人士,即糖化血紅素介乎5.7%至6.4%,已有視網膜受損的跡象,卻完全沒有病徵。葉佩珮醫生補充,不少患者甚至不察覺自己患有糖尿病,反而因為眼矇求醫,在檢查出視網膜病變時,才得悉糖尿病早已悄悄上門,並且引起糖尿上眼。
由於糖尿上眼無聲無息,葉醫生和Kammie都鼓勵糖友接受檢查,莫等視力受損時才臨渴掘井。葉醫生引述國際指引建議,一型糖尿病患者確診首五年應接受全面眼科檢查,二型糖尿病患者則應在確診時儘快接受檢查;至於檢查頻率,就視乎患病年期、糖尿上驗程度、有否其他風險因素而定。
Kammie亦提醒糖友應每年接受糖尿病併發症風險評估,包括抽血檢驗肝腎功能、照眼底相片、足部神經檢查等項目,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及早開展治療。
日常自我檢測不可少
除了恆常接受全面眼科檢查,大眾日常也有方法自我監測視力。葉佩珮醫生教大家一個簡單方法──「隻眼開,隻眼閉」,擋住一隻眼定距觀察事物,更容易察覺視力變化。另一個簡單快速的單眼檢查是阿姆斯勒方格表。它有助監測中央視力有否異常,可作為黃斑病變的初步檢查,步驟如下:
1.請確保環境光線充足;如你平日須佩戴眼鏡,應戴上眼鏡測試。- 2.把方格表放在眼前,並保持33厘米的距離。
- 3.用手遮蓋左眼,以右眼凝望方格表中心的黑點。
- 4.留意附近線條有否變形或斷裂。
- 5.用手遮蓋右眼,重複以上步驟用方格表檢查左眼。
如察覺格仔紙出現扭曲、黑影、線條缺失等問題,便應儘快求醫。
預防糖尿上眼有妙法
糖尿上眼雖然可怕,但糖友無須過份憂慮,因為九成由糖尿病引致的眼睛問題可被預防,不一定會惡化成危害視力的地步。葉佩珮醫生提醒大家,糖尿上眼同其他糖尿併發症一樣,要控制好「ABC」,即糖化血紅素(HbA1C)小於7%、妥善控制血壓(Blood Pressure)和膽固醇(Cholesterol),也要注意體重、腎臟健康、睡眠窒息情況等等,從各方面減低糖尿上眼的風險。
控制血糖上,Kammie從飲食、運動、用藥三方面提供了不少實用貼士:
飲食:對控制血糖尤其重要。若大家難以衡量碳水化合物份量,可考慮採用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的「Plate Method」,在一隻直徑九吋的餐碟上按以下比例分配食物:
•二份一碟纖維,如蔬菜、菇菌類(秀珍菇、冬菇、金菇、木耳)、海藻類(紫菜、海帶、珊瑚草)- •四份一碟蛋白質
- •四份一碟碳水化合物
進食時,可先吃一半的纖維,然後依次吃一口飯、一口肉、一口菜,血糖水平將慢慢平穩上升。
運動:每週進行不少於150分鐘帶氧運動。糖友可考慮餐後步行30分鐘,有助穩定血糖。
用藥:依從醫生指示服用藥物,切勿自行停藥。
Kammie 亦將她多年的控糖心得輯錄成《Kammie 控糖筆記- 簡易Meal Plan 48 計》,新書將於今年書展出版並義賣,所得善款將全數撥捐糖尿天使。
關於糖尿天使
糖尿天使是一個公開的病人自助組織,屬於慈善團體,主要為市民提供糖尿病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