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手腳變大、視線變模糊 腦下垂體瘤影響荷爾蒙症狀難察覺|養和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曾振邦

治未病-醫療專科-腦神經-養和醫院-腦下垂體瘤

腦下垂體負責平衡荷爾蒙分泌,若出現腫瘤,可能會令患者有不同的內分泌問題,而手術切除是常見的治療方法

主持:今天請來養和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曾振邦醫生,為我們講解腦下垂體瘤(Pituitary tumour)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在什麼位置?它的作用是什麼?

醫生:腦下垂體是位於鼻腔後方、腦底部的頭骨、即蝶鞍(Sella Turcica)裡,體積約一厘米。雖然體積細小,但它發揮相當重要的功能,負責分泌荷爾蒙以協調不同的內分泌系統。

治未病-醫療專科-腦神經-養和醫院-腦下垂體瘤

主持:腦下垂體的結構是怎樣?

醫生:腦下垂體可分為前葉及後葉兩部分,前葉會分泌多種荷爾蒙,包括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催乳激素及促甲狀腺激素等;後葉則會分泌催產素及抗利尿激素。

腦下垂體瘤大多數屬於良性腺瘤,當腺瘤生長至很大的時候便會擠壓到附近的神經系統並出現病徵,腺瘤也有可能向上發展而擠壓位於腦下垂體上方的視交叉(Optic chiasma),影響視力。

主持:如腦下垂體瘤發展至壓著視神經線,體積會有多大?

醫生:如腺瘤長大至擠壓視交叉,起碼已超過一厘米;如生長至兩厘米則已經很大。相反,若相同體積的腺瘤出現在其他器官,則並不算很大。

治未病-醫療專科-腦神經-養和醫院-腦下垂體瘤

主持:當腦下垂體已擠壓到視神經,病人會很容易發現嗎?

醫生:會的,不過腦下垂體瘤的生長速度比較緩慢,會逐步地擠壓神經線,當發展至一定大小才會引發徵狀,患者的視野會變得模糊及收窄,有可能只看到前方、但看不到左右兩邊的景象,走路時或駕車時卻會撞到左右兩旁、在視野以外的東西,惟他們也不一定能察覺得到,也有部分患者所看到的影像會變暗。

主持:視野逐漸收窄也有可能是由於其他眼疾引起,即使是駕駛時不小心撞到車身,患者也可能只懷疑是自己的技術出現問題,未必會聯想到跟腦下垂體瘤有關。腦下垂體瘤還有什麼其他徵狀?


醫生:腦下垂體瘤也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功能性」的腦下垂體瘤會引致某種荷爾蒙的分泌突然增多。當成年人分泌過多生長激素,可能會出現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即是身高停止增長,但手、腳,甚至鼻或舌頭卻變得愈來愈大。患者於初期較難發現此狀況,有可能是翻看舊照時才發現明顯的對比,也有些情況是穿不下平時穿着的鞋子,或戴不上戒指等。分泌過多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則會導致庫恩氏症(Cushing’s syndrome),造成肥胖、高血壓和近身體中央的肌肉無力等徵狀。

至於「非功能性」的腦下垂體瘤很多時徵狀並不明顯,很常等到視神經受到擠壓而出現視野模糊的情況才被發現。當腦下垂體瘤繼續生長並向上伸延,更可能會擠壓到第三腦室,阻礙腦脊液循環,形成腦積水,繼而引發頭痛、嘔心,甚至嘔吐或嚴重至昏迷。

主持:從你的臨床觀察,腦下垂體瘤個案是否容易被察覺?

醫生:「非功能性」的腫瘤比較難被發現,很多時都已生長至一定體積,造成壓迫性徵狀,例如頭痛、視力模糊,病人才會察覺有異。大部分視力受到影響的患者會先向普通科醫生求診,或找眼科醫生做檢查,當醫生懷疑問題是由腦下垂體瘤引起時,會再安排掃描以作確認。至於因為腦下垂體瘤導致荷爾蒙分泌異常的患者,徵狀有機會不明顯,又或徵狀與其他疾病相似,需要進行詳細檢查才能確認是否腦下垂體瘤。

治未病-醫療專科-腦神經-養和醫院-腦下垂體瘤

主持:會否有病人完全沒有徵狀?

醫生:也有可能的,因大部分腦下垂體瘤個案也屬「非功能性」,不會導致某種荷爾蒙突然增多,若腦下垂體瘤沒有長得很大,可以沒有產生任何病徵,與腦下垂體瘤一直共存。

主持:若病人持續沒有徵狀,而腦下垂體瘤不斷生長變大,會有何後果?

醫生:會出現兩個情況,第一是腺瘤持續變大,有機會擠壓到視交叉;第二是腺瘤突然充血及脹大,導致出血,引發頭部劇痛,亦有可能會擠壓到視交叉神經,令視力迅速變差。

如果突然出現徵狀和腺瘤突然脹大,有機會影響到用於控制眼球活動的神經,令患者的視野出現重影、無法打開眼皮的情況,是相當明顯的病徵,若出現上述徵狀應立即求醫。

主持:當腺瘤出現出血的情況是否有即時危險?

醫生:最致命的損害是視神經受到擠壓,令視力模糊,若一直得不到適切治療,有機會造成視神經永久損害,引致失明。另外,由於腦下垂體的功能是協調荷爾蒙分泌,當腺瘤出血,會令腦下垂體失去正常功能,無法分泌某些荷爾蒙,也可能帶來生命危險。舉例說,如病人無法調節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會影響血壓,萬一出現身體感染,血壓驟降不回升,便會有生命危險。

主持:腦下垂體瘤如何診斷?

醫生:一般會進行用於檢查軟組織的磁力共振掃描,影像會比電腦掃描更清晰。另外亦要抽血以檢查荷爾蒙水平會否過高或過低,若荷爾蒙水平異常便有可能是功能性腦下垂體瘤。

主持:腦下垂體瘤有什麼治療方法?

醫生:主要是透過手術切除。不過由於影響分泌催乳素的腦下垂體瘤對藥物治療反應良好,醫生會視乎個別患者的病徵再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手術。如果腦下垂體瘤的體積很大且出現急性病徵,則可能需要透過手術進行減壓;另外亦會跟病人商討服用藥物令腺瘤縮細的可行性。

主持:沒有病徵的腦垂下體瘤應如何診治?

醫生:如體積不是太大亦沒有病徵,也沒有擠壓著視神經,可考慮與它共存,因為大部份的腦下垂體瘤屬良性,亦不屬功能性,更甚少為惡性。醫生一般會建議患者定期驗血,留意荷爾蒙變化,以及進行掃描以觀察腦下垂體瘤有沒有持續生長或出現變化,再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手術。

相反,若屬功能性腦下垂體瘤,便需要以手術處理。不論是影響生長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抑或促甲狀腺激素,一旦這些荷爾蒙分泌增多,長遠對身體有負面影響。

主持:明白,如大家有以上徵狀或有任何懷疑的話,便應及早求醫,今天謝謝曾醫生,下次有機會再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