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免疫系統出事會攻擊身體!長紅疹、斑點未必只係皮膚病|養和醫院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珮珊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免疫系統-血管炎

當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身體的血管組織,便會引起血管炎,長期發炎會損害血管,嚴重更會引起併發症,有什麼方法可以控制病情,保護血管?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免疫系統-血管炎



主持:今天請來養和醫院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珮珊醫生解構血管炎,坊間指可從皮膚表面的紅疹情況來診斷血管炎,這屬實嗎?如何判斷病人的皮膚出疹與血管炎有關?

醫生:血管炎屬免疫系統相關的疾病,由於血管布滿全身,所以病徵未必只會出現在皮膚,只是很多血管炎病人都會在皮膚上出現紅疹、斑點,其實血管炎可以在全身任何血管發生,如動脈、靜脈,亦可在微細血管發生,而皮膚出疹正是微細血管發炎的徵狀。血管炎不能只依賴單一病徵去理解,亦未必可以一蹴而就,單靠一次診症便能即時確診,如發現炎症持續不消退便需注意,應及早求診和接受檢查。


主持:如何診斷血管炎?病人應留意什麼,以協助醫生診斷?

醫生:首先病人要留意發炎徵狀已維持多久,一般會先懷疑可能與感染有關,例如部分皮膚病都會導致出疹和輕微發燒。病毒感染如新冠感染,亦有機會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引起炎症,攻擊某些器官等,病人可先接受家庭醫生的診斷,排除與病毒或細菌有關的感染。

如果是皮膚出現紅疹,便要觀察皮疹的形狀、顏色、病徵維持了多久、影響至哪一層皮膚等等因素。臨床上要診斷血管炎,需要先分辨發炎血管的類型,到底發炎的是大血管如大動脈、中型血管如大動脈連接腎臟的血管,抑或是小血管如皮下血管、腎小球內微血管。

如果紅疹持續兩星期、甚至整個月都沒有消退,有機會是身體出現慢性發炎,同時病人會很容易感到疲累,即使長時間休息仍不足夠,部分病人會伴隨發燒、冒汗。視乎什麼器官受影響,引致的病徵會大有不同:例如影響皮膚,便會出皮疹;如影響腎,會有腎炎,出現蛋白尿的情況;如影響關節,會引起關節炎、關節痛;部分發炎可能會影響肌肉,因為肌肉同樣布滿血管。年紀較大的人士要特別留意大血管炎,因為通常發生在年紀較大的病人身上。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免疫系統-血管炎

主持:病人是否通常難以察覺自己患有血管炎,甚至誤以為是其他疾病,到後來才確診血管炎?

醫生:是的,由於皮膚紅疹很常見,病人可能以為只是普通紅疹、紅斑。求診時醫生一般會詢問病人有否其他發炎情況,有需要時會進行血液測試,以了解有否特定抗體。如果皮膚受影響的範圍擴大,形狀、顏色有變,也會建議病人做檢查,在皮膚抽組織檢驗,以確認病因,不同病因所需要的治療可以很不一樣。

主持:血管炎的皮膚徵狀和「風癩」或很相似,甚至有部分人誤會自己只是「生風癩」,其實兩者是否真的很相似?

醫生:兩者也會出現皮膚紅腫,表徵相似,但風癩屬過敏問題,患者因為吃了某些引致過敏的食物、喝酒或觸摸到致敏原才觸發,一般過敏引致的風癩,只要遠離致敏原或服用過敏藥,徵狀會在短時間內消退,但如果一直持續或徵狀越來越嚴重,便有可能不是與風癩有關,而是其他問題。


主持:血管炎在香港普遍嗎?

醫生:血管炎的個案在本港不算很多,而且病人未必意識到自己的徵狀與血管炎有關,一般都要靠其他醫生轉介,很少人能夠在發病初期便向風濕病科求診。

主持:既然血管布滿全身,血管炎會否令病人全身的血管都出現問題?

醫生:當病人接受檢查後初步確診血管炎,醫生會先透過抽血檢驗發炎指數、抽組織等檢查方法進行分類,確認哪些血管有發炎,以判斷屬於大、中、小血管炎。另外,病人要進行全身影像掃描,如電腦掃描或正電子掃描,協助找出身體有否其他地方受影響,從而得知血管炎影響的範圍。醫生不一定只透過肉眼觀察、觸摸來判斷發炎的位置。臨床上甚少人全身的血管都受影響,但安排檢查時必定會檢驗全身的血管。

血管炎可分為原發性血管炎,或是由其他疾病誘發的繼發性血管炎。若病人本身有其他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症,引致突然出現奇怪的皮疹,檢驗後發現屬血管炎,這便可能是免疫系統疾病引發的繼發性血管炎;亦有部分病人因為有腫瘤而出現血管炎,所以全身影像掃描有助排除不同的病因。


主持:由於病毒誘發的血管炎,是否只要處理好病毒感染,血管炎便會康復?如果病人本身的免疫系統疾病處理不當,是否會有較大風險引致血管炎?

醫生:若因病毒引致的血管炎,臨床上醫生會先為病人做篩檢,找出病因,如乙型、丙型肝炎類的病毒、新冠病毒等,都有機會引發慢性炎症,醫生會在治療病毒的同時,處方治療血管炎的藥物,大多數情況下病人都能康復,但需視乎個別病人的情況。另外,紅斑狼瘡症、類風濕關節炎、乾燥綜合症等免疫系統疾病,病情可能會有些反覆,當病情較活躍時,病人就可能同時出現血管炎,最重要是治療本身的免疫系統疾病,當其病情受控後,繼發性血管炎的情況自然會好轉。

主持:病人是否需要長期服藥去控制血管炎病情?血管炎會否有機會反覆發作?

醫生:臨床所見,大部分血管炎病人均需要在治療初期服用較多藥物,之後逐步減量,使用藥物就像控制血糖、膽固醇般,好好控制病情,令日常生活不受影響,但藥而癒的個案很少。

治未病-醫療專科-養和醫院-免疫系統-血管炎

主持:血管連接著人體不同的器官、組織,如果血管有炎症,器官會否都會受影響?

醫生:有可能,要視乎哪個類別的血管炎。如果是小血管的血管炎,可能會影響到腎臟、皮膚等;影響肺部則可能會引致肺出血;如果是大血管的血管炎,例如大動脈,經常發炎便會令血管收窄,致血流變差,初時病人可能未必知道,當察覺到病徵時病情或已很差。因此,最好能夠盡早識別血管炎,及早處理,避免發炎情況影響其他器官。

主持:如果想妥善控制血管炎病情,生活上或飲食上有什麼需要注意?

醫生:患者日常生活首先要注意盡量不要受病毒或病菌感染,因為感染會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因此飲食方面應留意煮熟食物、避免生食,雞蛋都要熟食。此外,患者應妥善處理壓力,日常多休息、有要充足睡眠,因休息不足抵抗力會減弱,容易生病。血管炎病人有機會需接受類固醇治療,建議患者亦應補充足夠鈣質、維他命,加強骨骼健康,維持免疫系統的穩定。

主持:今天謝謝陳醫生的分享,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