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在較早前提出他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改善精神健康服務的計劃,令業界欣慰。筆者再拋磚引玉,與各位討論當中建議的特點和可行性,今次就講建議提到的「關愛隊」及「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
「施政報告」第四項建議是培訓「關愛隊」,使之在深入民間探訪之餘,有能力識別需要接受精神健康服務的人士及作出有關的支援,並進行適時行動,轉介給政府各門部處理。以前香港社會的倫理關係,比現在密切得多;當時街坊鄰里,互相幫助,在政府不聞不問下,解決了相當多問題。反觀,近年來因生活環境改變,不單私人住宅户户緊閉,連公共房屋,也是「各家自掃門前雪」,保護「私隱」成為社會風氣,形同一種禁忌。所以,「關愛隊」是不容易履行這種「串門」任務。
政府構思這個設計,務求受訓了的「關愛隊」穿梭草根階層,遊走於「劏房」中間,從中找尋迫切需求上述服務的病人,及對其家屬施以應急的協助,本來是不錯的新猷。但要求「關愛隊」接受若干訓練後,就貿然出動,可能會徒勞無功。掌握基本精神科學原理,辦別精神出現偏差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會得罪當事人,避免形成「標籤化」的誤會,實在並不容易。
況且,「關愛隊」原有的職責已非常繁重,如果還要承擔更為複雜的工作,一定會事倍功半。「關愛隊」不是一支「百合匙」,不能有求必應,順利打開千家萬户的大門,也決不能解決社區裡所有形形色色的問題。
縱然有特別受訓的「關愛隊」,找到需要幫助的精神病人,尤其是對社會安全產生威脅的患者,但根據現有程序,他們仍然要在公立醫院接受分流,按嚴重程度排期等候醫治。公營精神健康服務的人手奇缺,特別是專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盡早找到病人當然是好事,但後續的跟進,當局似乎未有說明。
在現時的制度下,「關愛隊」找到更多需要得到精神健康服務的人士,便無形中將各項輪候時間相應延長,無助改善服務質素。筆者相信政府是知道整個困境在於人手不足,要打破這個「瓶頸」,必須下定決心大量投資,迅速培訓人才。
第五項建議是教育局推出「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首先在高小及初中試行。筆者未見過這些教材,不便加以評論,但覺得有當然勝於無。
簡言之,教材的對象是正確,如果純粹以遊戲方式灌輸精神健康知識,很有機會流於片面;加上不是「必修科」,教師和學生面對日益緊密的課程,根本無暇用心專注認識關鍵所在:壓力、情緒、精神偏差、歧視和標籤等,這都需要有正規教材,及配合的師資培訓,才可以產生效用。
精神科專科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
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