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Web Interstitial Ad
新城健康+

銀髮族勿忽略骨痛警號!一文了解骨髓瘤症狀、治療方法|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詹楚生醫生

治未病-醫療專科-抗癌先鋒-養和醫院-骨髓瘤

出現腰痠骨痛,以為只是年紀大、勞損引起?其實可能是骨髓瘤的警號。一旦確診骨髓瘤,醫生會如何制定治療骨髓瘤方案?

治未病-醫療專科-抗癌先鋒-養和醫院-骨髓瘤

主持:今天邀請到養和醫院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詹楚生醫生講解骨髓瘤,請問骨髓瘤是甚麼?

醫生 :不少人或會將骨髓瘤混淆為骨癌,但其實骨髓瘤是血癌的一種。血癌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種是白血病,第二種是淋巴瘤,第三種是骨髓瘤。一般而言,血癌中除了淋巴瘤之外,骨髓瘤和白血病都不會形成實體腫瘤。

主持:骨髓瘤是否有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醫生:骨髓瘤並沒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與白血病和淋巴瘤不一樣。骨髓瘤的症狀最常見為骨頭痛或腰骨痛,部分有胸骨痛,病人甚至在打噴嚏時會感到胸骨像爆裂一樣,所以骨痛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另外,患者亦會感到疲倦及氣喘,因為病人反覆開始出現貧血而不自知;亦有病人因為免疫力下降,出現發燒或上呼吸道過濾性病毒感染等,部分甚至誘發「生蛇」的情況。此外,有病人的小便會起泡沫,因為患者的輕鏈蛋白會經過腎臟透析到小便,令病人出現蛋白尿,即使沖廁後仍留有很多泡沫。

主持:請問骨髓瘤的病人常見於哪個年齡組別?年長人士或經常感到骨痛或關節痛,這可能只是與退化有關,我們應該怎樣分辨?

治未病-醫療專科-抗癌先鋒-養和醫院-骨髓瘤

醫生:骨髓瘤多為年長病人,整體發病率並沒有特別顯著上升,但因為香港和其他先進城市一樣,面對人口老化,病人相對變多。除此之外,近10年統計發現,相對較年輕的年齡層,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原因難以考究。

至於如何分辨骨髓瘤的病徵,多年來我們發現骨髓瘤個案在確診時一般已屆較晚期,很多病人自己不為意,甚至家庭醫生亦可能意外忽略。因為骨髓瘤並不常見,加上骨痛的症狀太常見,例如年長人士腰痠骨痛、以為是骨質疏鬆,似乎很合理,所以普通人或家庭醫生通常會建議服用止痛藥再觀察,因為反覆等待而延誤病情。至於年輕患者,他們或誤以為自己整天對着電腦工作,因為固定坐姿而導致肌肉繃緊,所以腰痠背痛亦很合理。

因此,雖然骨痛是骨髓瘤的重要指標,但正因為以上原因,很多人會因為其他理由而導致延誤診斷。

主持:你說骨髓瘤有年輕化的趨勢,即是甚麼年齡層的病患個案有所上升?

醫生:約是50至65歲這個年齡層有上升的趨勢,臨床上我曾遇過最年輕的患者只有27歲。

主持:甚麼人屬於罹患骨髓瘤的高危族群?與家族病史有關嗎?

醫生:第一,骨髓瘤沒有遺傳性;第二,與家族病史一般沒有太大的關係。雖然如此,我曾有病人的近親同樣患有骨髓瘤,但這是非常罕見。一般而言, 99%骨髓瘤患者與家族病史或遺傳無關。

治未病-醫療專科-抗癌先鋒-養和醫院-骨髓瘤

主持:癌症通常分為一至四期,那麼骨髓瘤亦有分期嗎?

醫生:骨髓瘤一般只會分為三期,並沒有第四期。

骨髓瘤的分期主要視乎兩個指標。第一個指標,是血液中的白蛋白(Albumin);第二個是β2微蛋白(β2-microglobulin),這兩個指標一般已可以將病情分為一、二、三期。近十年的研究發現,原來除了以上兩個指標外,還有另外兩個指標也很重要,第一個是乳酸脫氫酶 (LDH)的數值;第二個是染色體轉移,把這兩個指標加入ISS(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 )的中,衍生為修訂版的國際分期系統 (Revised-ISS),有助更有效為骨髓瘤分期。

主持:簡單來說,病患就以上的數據去做分期?

醫生:通常病人如果確診骨髓瘤,醫生會先做分期。這樣做不是因為治療方法有大不同,而是預後會有顯著的分別。一百個骨髓瘤病人,醫生對其預後都有不同,主要會因應病情分期來判斷。

治未病-醫療專科-抗癌先鋒-養和醫院-骨髓瘤

主持:一旦患上骨髓瘤,請問病人會接受甚麼治療,以及病人存活率有多高?

醫生:20年前,我們通常多應用傳統化療,病人在當年完成傳統化療後,估計有60%-70%人的病情有改善,但如果要進入完全緩解階段,就只有5%。甚麼是「完全緩解」?在癌症治療中,完全緩解是醫患所追求的一個最基本的目標,即是有不正常的指標,變回完全正常。以往應用傳統化療醫治骨髓瘤,完全緩解率只有5%。

現在我們已經甚少應用化療醫治骨髓瘤,主要是靠新型藥物,甚至標靶藥物。將新型藥物混合使用,三分之一的病人可以達致完全緩解,如果有機會再做自體骨髓移植,完全緩解率更可達致60-70%。

主持:完全緩解的意思是說本來骨髓裡面有癌細胞的成分,變成沒有癌細胞的成分,對嗎?

醫生:對,這就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另外,骨髓瘤亦有一個特別的指標,就是副蛋白的數值。副蛋白即是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健康人士理應沒有副蛋白,即是數值等於零;如果驗出有副蛋白,代表不正常。診斷過程中,醫生告訴病人副蛋白的數值,例如診斷時是60度,病人需要繼續努力接受治療;如治療理想,會慢慢跌至30度、10度,再慢慢跌至5至6度。 如果跌至6度以下,簡單而言你的成績已經達到90分,這說法會讓病人掌握到自己的治療進展。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要令副蛋白消失為止。

主持:病情不論是第一、第二、第三期,治療方法是否都一樣?

醫生:對,治療不會有太大差別,但我們知道採用治療後,第三期病人的表現會差一點。現時最新的研究,大家都在思考是否需要重新定義什麼叫「高危」;除了第三期病人外,有否其他因素讓我們能夠準確知道哪一類病人是特別高危,而這些病人應否採用另類的治療方法。現階段大家都積極地做臨床研究,但現時採用的治療一般都不會有很大的差別。

主持:在治療過程中,病人可能會承受什麼副作用?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完成治療後,復發機會有多高?

醫生:談及治療方法,醫生一般常用「三劍俠」來治療骨髓瘤,當中包括兩種新型藥物,分別為蛋白溶解抑製劑(Protease Inhibitors)及免疫調節劑(Immunomodulatory Drugs),以及一種類固醇。將以上三種藥物混合使用,會產生協同效應,從而令完全緩解率大大提升。

現時有一種CD 38單抗藥物,可將其與「三劍俠」混合使用,有助進一步提升完全緩解率,同時能提高在「殘存微量癌細胞檢測」(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出現陰性的機會。

治未病-醫療專科-抗癌先鋒-養和醫院-骨髓瘤

主持:治療有否副作用?

醫生:上述治療並不是化療,所以沒有危險的副作用,但任何藥均會有相應的副作用。例如蛋白溶解抑製劑是一種很重要的藥物,病人或會感到手指或足部麻痹,部分會肚瀉等,但一般沒有其他危險的副作用。
至於免疫調節劑,則視乎應用哪一代?現時免疫調節劑暫時有三代。第一代叫沙利度胺(Thalidomide),較容易引致神經病變,令手指麻痹、出現便秘;第二代則改善不少神經病變的問題,但它會影響白血球的數目,因此第一代與第二代分別有不同的副作用。

至於類固醇,相信大家知道經常使用類固醇會有很多副作用,第一是病人會變胖;另外如果病人本身有糖尿病,則會影響血糖、血壓等;長期服用亦會影響免疫力,甚至會有骨枯或骨質疏鬆等問題。

主持:大家謹記要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號,如有懷疑應及早求醫。今天很感謝詹醫生的講解,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