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精彩節目內容:
————————————————————
高血壓和高血脂是都市人常說的『亞健康』毛病,時間長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破壞,例如在年紀大時有機會出現中風、心臟病等等。今集節目請來糖尿及內分泌專科胡依諾醫生為大家講解有關血壓、血脂和肝臟脂肪的知識及檢查方法。
高血壓和高血脂如何互相影響?
它們是共同誘因,兩者通常伴隨出現,血管內的壓力和血液內的脂肪日積月累,對血管構成傷害。因為高血壓和高血脂沒有明顯症狀,所以不少人察覺時已經是出現心臟病或中風的時候,需要入醫院。很多香港人都有這些情況,有遺傳因素,也有後天因素。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在飲食模式、運動量方面都與上一代人不同,越來越多人有中央肥胖問題,加重『亞健康』毛病。
本港數據
衛生署在今年5月發表了過去兩年的人口健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患三高的人口比六七年前更高。約有1/3成年受訪者有三高,膽固醇高的人士則大概有一半。其中有一半驗到高血壓的人士之前是不知道的,而膽固醇高的人士更加有接近七成人第一次得悉病情。
—————
另外,報告指超過55%受訪者體重過重。以BMl指標來說,香港體重過高的成年人比體重正常多。甚至有人BMI指數正常,卻「肥於內臟」,肝臟內脂肪太多,這跡象較常在黃種人中出現。受基因影響,黃種人的脂肪易儲存於內臟,即使我們屬正常體重範圍,無論是脂肪肝或者三高的機會也可能和一個肥胖的白種人是相若的。
驗血或錯過約50%脂肪肝患者
肝臟脂肪過多會引起胰島素阻抗狀態,影響血脂及血壓,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相比驗血和超聲波,脂肪肝纖維化掃描能更有效發現脂肪肝。除了看到肝的質地和脂肪量外,更可以檢查纖維化及硬度,是檢測內臓脂肪或脂肪肝最好的方法。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約200個香港人中便有1個人患上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其病徵為跟腱位置出現脂肪化,或眼皮出現脂肪粒,應盡早檢査。
高血脂存在黃金標準嗎?
高血脂與壞膽固醇含量息息相關,而高膽固醇標準則要視乎健康狀況釐定。如正常年輕人 (中/低風險人士) 的壞膽固醇需控制於2.6,若已出現了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即同時患糖尿病和高血壓,膽固醇目標則收緊至1.8。至於高風險人士,即已經歷過心臟病發或中風,壞膽固醇更要控制於1.4左右。
自行量血壓注意事項
•測量時間 (5-10分鐘)
•放鬆心情
•確保姿勢正確
•壓胍帶的鬆緊
最後,醫生提醒長者不要抱年記大血壓高是理所當然的觀念。個別心血管風險高的人士,適宜用更嚴謹的血壓診斷標準 – 上壓130、下壓80即為高血壓。由於高血壓、體脂未必能靠外表看出,即使體重正常也要定期做身體檢查,才能發現自己是否肥在骨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