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個個人都對太陽避之則吉,但曬太陽真的百害而無一利嗎?想曬得健康,防曬十分重要。本集《幾時傾養生》與兩位註冊中醫師——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分享一下中醫的防曬法寶,亦有防中暑的急救穴位。準備好防曬措施,在夏日戶外盡情與陽光玩遊戲!
曬太陽要曬對時間?
說起曬太陽的好處,大部份人立即想起補充維他命D,在中醫角度而言,曬太陽最好是幫助我們升發陽氣,從而加強化濕之力。但是,曬太陽都有講究,黃晶晶醫師建議,最好在中午之前、太陽升得最高的時候之前,多曬一下背部,效果最好。
黃晶晶醫師說:「因為背部是督脈、膀胱經走行的位置,特別香港人經常吹冷氣,曬背部可以補充我們督脈、膀胱經的陽氣,令身體強壯一些,沒那麼容易得冷氣病。」
至於為什麼要在中午前呢?難度是因為「中午的太陽最毒辣」嗎?陳綺琪醫師指正,中醫並沒有這個說法,亦沒指什麼時段的太陽最毒辣,然而,建議中午前曬太陽是由於那正是人體陽氣升發之時,這舍時候曬太陽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助改善身體的陰陽調和。陳綺琪醫師指,現代都市人難以避免吹冷氣,反而 很少會接觸到太陽,所以其實中午曬一曬會更好:「中午一、兩點,午飯之後,出去戶外走一走,大約15至20分鐘。」
曬過頭易中暑 必按急救穴位
夏日炎炎,戶外活動愛好者都會趁著好天氣外出走走,近年亦越來越多人喜歡行山,但如果沒有做好防曬準備,其實十分容易中暑。陳綺琪醫師建議兩類人特別注意中暑風險,「一是不夠水分,或是本身是氣虛體質者,行兩步已經不斷流汗。」
她指,這兩類人容易中暑脫水,行兩步已經不斷流汗,「大量流汗就是中醫所說的津液外洩,導致人的氣變得更加虛弱,就會出現頭暈、想吐的情況。」
這個時候,已經有中暑的先兆了,但假如不幸中暑暈倒,中醫有一急救穴位——人中穴。
取穴:將(人中)分三份 在它上三分之一的位置
曬後爆汗需補充體力 超簡易消暑食療
假如在外活動一整天,回家休息後仍然大量流汗,體力難以回復,可嘗試以下一款簡易中醫食療——綠豆湯。
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功效,黃晶晶醫師建議這款常見湯水,不用飲下綠豆,只飲用湯水已經有防治中暑、清暑益氣、止渴利尿等功效。
綠豆湯
材料:綠豆100克、三碗水
製法:煲煮十分鐘
中醫大推2瓜 消暑之選
除了綠豆,夏天經常提及到的消暑食材少不了瓜類。陳綺琪醫師指,冬瓜是最常見的消暑食材之一,而陳綺琪醫師提醒大家吃冬瓜建議不削皮,因為冬瓜皮的食療功效更佳,對利水消腫效果更好。
另外,陳綺琪醫師提出另一個消暑藥材——西瓜翠衣。這是什麼呢?醫師解釋:「西瓜紅肉吃完後,西瓜皮上有一層白白的果肉,那就是西瓜翠衣。」西瓜翠衣保健價值高,可治暑熱煩渴、袪水腫、治中暑,醫師指將它加入煲湯、煲糖水,一樣有解暑的功效。
做足防曬都會曬傷 中醫外敷療法助皮膚修復
曬太陽最直接的傷害莫過於曬傷,中醫除了溫和的食療方法,也可以活用藥材外敷,幫曬完變乾、脫皮的皮膚加速恢復。
「剛剛提到的西瓜翠衣,清洗乾淨之後,就可以外用在曬傷的皮膚上。」黃晶晶醫師指:「另外,經常提及到的蘆薈,亦可以針對曬後的皮膚提供清涼及舒緩的作用。」不過,外用藥材也有注意之處,如果本身有皮膚敏感的人士,在使用以上藥材之前要知道自己有沒有敏感反應,以免引起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