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病變是長者常見眼疾,眼睛中的黃斑點負責90%視力,及早醫治黃斑病變十分重要。黃斑病變的常見治療方法為眼球玻璃體內注射藥物,一般情況穩定要每3個月注射1次,情況未穩定則要每月注射1次。唯隨着人口老化,本港黃斑病變個案增加,醫管局九龍東聯網眼科專科門診求診人數與日俱增,負荷甚重。
根據醫管局數字,九龍東聯網眼科專科門診的求診人數,由2009年約8萬人升至2022年13.7萬人,日增的求診個案使每個病患的輪候時間變長,甚至影響病患復原速度。
九龍東聯網「延續未來」眼科團隊開展由專業培訓護士做眼球玻璃體內注射研究計劃;團隊表示,去年3月推出公院首個由護士主導的眼球玻璃體內注射服務,由受訓護士代替醫生注射,可讓黃斑點病變患者輪候時間由3個月減至4周,目前已有逾240患者受惠。
有鑒於目前黃斑病變的注射需求在5年間暴增達80%,即使門診把每周2節注射服務,由每節7針增至19針,患者接受首次注射的輪候時間仍長達3個月,門診整體輪候時間更長達181周——即逾3年。黃斑病變病患或未能及時獲得治療,令視力永久受損。
「延續未來」培訓逾10年經驗護士主導眼球注射
醫管局九龍東醫院聯網眼科部門運作經理,同時為參與計劃的護士之一的李夢妮稱,該計劃現有5名護士參與,全部有逾10年經驗。培訓由專科醫生帶領督導,內容包括理論課程、實驗室實習、筆試及實習評核、臨床實習及監督,培訓期由三個月至半年不等。受訓護士需在醫生監督下為患者臨床注射100次後,才可單獨提供服務。現時5名受訓護士,其中1人已可獨立為病人注射。
九龍東醫院聯網眼科部門主管李啟煌稱, 先導計劃的新安排下,九龍東聯網眼科專科門診每周可為75名病人做眼球玻璃體內注射服務,逾25%眼球玻璃體內注射服務由專業培訓護士負責。該先導計劃參考了英國、新加坡等地經驗,當地逾九成相關注射服務由專業培訓護士處理。
計劃預計服務314名患者,今年底結束,目前已邀請逾240名患者參與。他透露,團隊會分析成果,考慮把由專業培訓護士負責眼球玻璃體內注射服務恆常化。
醫管局九龍東醫院聯網數據顯示,2020年眼科新症輪候高達181星期,透過這個先導計劃等措施,今年截至3月底,輪候時間減至95星期,跌幅47%。
定期驗眼預防黃斑病變
黃斑病變的主要病徵是視力模糊,影像會出現扭曲情況,即視物有變形彎曲感覺。不過若患者另一隻眼沒出現病變,雙眼同時看東西時,未必會察覺到病徵。較早前,本地兩個眼科組織——香港眼科醫學院及香港眼科學會表示,黃斑病變個案近年增加,呼籲任何年齡巿民定期檢查眼睛。
組織引述研究表示,本港導致視力中度或嚴重受損的5項原因,有3項與黃斑有關,重申情況嚴重可以致盲。在本港常見的老年黃斑病變當中,相關的脈絡膜血管增生及息肉狀脈絡血管病變的個案,10年內增加超過1.5倍,最年輕患者只有15歲,值得關注。
四類黃斑病變高危人士
眼科專科醫生黃禮文表示,由於黃斑病變初期徵狀並不明顯,建議四類高危人士,包括:深近視、壓力大、三高及50歲以上人士,每年定期由眼科醫生進行全面眼科檢查。
眼科專科醫生黃禮文估計出現有關增幅,可能與人口老化及多了患者及早求醫有關。他說息肉狀脈絡血管病變的治療方法,包括在眼內注射藥物,研究顯示有七成患者脈絡膜的滲漏和出血情況得以改善。而透過靜脈注射光敏藥物進行非熱能激光治療,亦可減慢視力衰退。
大部分黃斑病變患者只須接受玻璃體腔注射,以藥物控制病情。極少數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方法,這些患者或因眼底有大範圍出血並在病發早期,即約兩星期內求診並經醫生診斷適合做手術,都可以考慮以手術方法醫治。